洞察产业发展趋向

“犯傻”的万通

冯仑曾在《傻根精神永放光芒》一文中,对万通几年来的“犯傻”行为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其中他特别谈到:“我们的‘傻’在于,两年前提出‘美国模式’,而在‘傻’的背后却有一条非常理性的‘根’。我们深信,市场经济500年,国外房地产的行业变化与竞争规律是我们未来发展的路标,房地产公司以导演角色和基金管理者角色为特征、在价值链上游发展的美国模式迟早会取代厂长式的香港模式。两年来万通坚决推动公司的美国模式战略转型,初战告捷,胜利在望。即便是被业内认为很傻的订制服务业务也已大幅赢利,成为国内绝对创新和领先的业务模式”。

在国内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还习惯于暴利思维和储备土地、挖坑卖房、炒卖楼花以及房地产业务多元化的“香港模式”时,万通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美国模式”的做法显得特立独行而曲高和寡,然而冯仑以他内心的坚定和特有的感染力执著地影响和推动着万通的战略转型,这种坚定和执著来自于对产业发展趋向的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趋向是一个大概念,产业发展的特征、模式、结构、价值链环节、利润区漂移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变动趋势都属于产业发展趋向的范畴。

基于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产业发展趋向的前瞻性预见和判断而进行创新性的成长战略设计,是企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思维路径。

招商银行的成长“捷径”

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来说,成功地预见和把握基于产业发展趋向变动而出现的产业机遇,往往是实现高速成长和迅速成就产业地位的一条“捷径”。同样的,在整体缺乏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业,以创新形象示人的招商银行却不断赢得世界级的专业奖项,而这家“不具竞争力的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的异军突起和高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产业洞察”创新逻辑的成功演绎。

2006年9月22日,招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这是国内股改后第一家以A+H形式到香港地区上市的内地企业,也是第一家上交所挂牌企业到香港地区上市。招行此次发行创造了多项纪录,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65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得51倍超额认购,双双创下香港地区上市中资企业的最高水平。同时招行也是第一家发行价定于价格区间上限的银行,其2.44倍的市净率高出中国银行12%、建设银行24%、交通银行54%。

获得国际投资者如此热捧和厚爱的招行不仅是金融业、也是整个中国企业界的一颗耀眼明星。1987年招行在深圳成立,19年后的今天,招行已经由创立时的一家区域性小银行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中坚力量。招行人均效益、股本回报率等重要经营指标更是持续位居国内银行业前列,在革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创造了数十个第一,被公认为国内创新能力强、服务好、技术领先的银行,并先后获得境内外专业机构授予的“中国本土最佳商业银行”“亚洲最佳管理公司”“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等多项殊荣。

招行成功崛起的背后,对产业发展趋向的深刻洞察以及由此进行的大胆创新是关键因素。创立之初的招行面对的是规模、实力与自己远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工、农、中、建、交五大传统巨头,既无网点又无品牌,既缺乏雄厚股东背景又只是一家地区性银行,因循传统逻辑显然不可能找到真正出路。招行前瞻性地预见到以“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增值服务”“网上银行业务”为标志的国内银行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并且据此在行业内进行了开创性的业务创新,从而不仅在竞争中成功地化劣势为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传统竞争逻辑与行业规则,造就了自己的经典成功。

围绕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增值服务、网上银行业务三大重点,招行的业务创新令业界耳目一新,许多创新更成为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同业的学习样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创新产品和服务:“一卡通”“一网通”和信用卡。

1995年,招行利用在国内率先构建的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推出集本外币、定期活期、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电子货币卡——“一卡通”。“一卡通”以客户管理取代了传统的存款管理,以先进的IT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存款系统,将个人储蓄客户的所有账户集中于一张银行卡上,并通过强大的后台支持系统实现储蓄的全国联网和相互转账,最早实现了全国通存通兑,并逐渐开发出自动转存、自动转账、自助贷款、自助缴费、电子银行、手机银行、银证通、银基通等20多项增值服务功能,为客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值。“一卡通”在向来沉闷的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产品,不仅成为我国金融领域少有的著名民族品牌,也从根本上奠定了招行的成长基因。

在“一卡通”取得空前成功的基础上,1999年招行在国内再次率先推出先进的网上银行服务——“一网通”。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代表,“一网通”以卓越的技术和业务实力于2003年获得堪称国际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奥斯卡的CHP大奖,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此殊荣。在“一卡通”和“一网通”的基础上,招行在国内率先构筑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现代电子服务网络,缺乏传统网点竞争优势的招行最终成为中国银行业领先的零售银行和电子银行。

2002年12月,招行创新再次拾阶而上,在国内率先推出一卡双币的国际标准信用卡。凭借“一卡通”“一网通”奠定的品牌基础,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服务和营销优势,招行信用卡再次取得令业界惊叹的成功。

2006年年初,招行行长马蔚华全面提出以“十变”为核心的招行“颠覆战略”,全力推动招行向零售银行和理财银行进行战略转型: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变以大论优为以质论优;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变单一赢利为多元赢利;变被动定价为主动定价;变比例管理为资本管理;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变行政调节为利益调节。这种“颠覆自己”“颠覆过去”理念和思路的提出,正是基于其对未来利率市场化和全面开放金融时代下产业趋势的深刻洞察。

对产业发展趋向的深刻洞察成就了招行的成功,同样的逻辑也见之于平安保险。

同样来自深圳、同样出自招商局集团、同样处于金融业、同样由一位马姓企业家领导的平安保险,是中国金融界白手起家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成就行业地位的经典案例。在平安保险成功的背后,马明哲对个人寿险业务的前瞻性预见、对混业经营趋势的洞察而隐忍推进的十年一剑的大金融图谋等,均是成就今日平安保险的至为关键的因素。成功逻辑与招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万通、招行、平安保险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诠释了“洞察产业发展趋向”这一思维路径的本质内涵,更为我们演绎了企业在产业变革时代迅速崛起的成功逻辑,展示了模式创新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