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玩转平台大数据

在社区团购平台的页面上有几个基础指标:“关注量”“销售量”。这里就形成一个问题叫“转化率”,有多少人在看?多少人购买?多少人购买和卖多少之间有个辩证关系,其中就是一个“转化率”来支撑的。那么文案美工就在这里下工夫,和天猫、京东做落地页、详情页一样。因为用户购买的是图片,而不是现实的产品。

我们把研究的结果和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规而言,转化率指标是10%,也就是销售数量除以关注人数,这个指标是10%。这是目前社区团购赛道普遍能做到的。

正常而言,当销量是购买人数的5倍时,便产生了家庭批发订单,用户产生了囤货行为。什么意思?本来买了一桶洗衣液,这次买了5桶;当销量是购买人数的10倍时,就变成团长的采购行为。也就是这个洗衣液原本正常是采购1桶,出现了10桶的采购数字,就很可能是团长下了采购单,为什么?小店的店主和团长的身份是二合一的,这东西他买了以后可以在小店里卖,也就是团长直接下了10桶的单子,可能只有一桶用于消费,另外9桶陈列在线下柜台再销售,这也是一直强调BC一体化的原因。

当社区团购平台上开的订单是1、3、5、10、20、50、80、100,这很可能是小二批商在采购,团长到小B订单与用户的系统订单在这里高度融合。因此,一定要把详情页做好,这是拼团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