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29:管理者也可以不比下属“强”

早上10点,销售主管小李就打电话过来了,语气中有几分激动和兴奋:“蒋老师,太感谢你们了,活动效果很好,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卖出去20箱……”刚开始我一头雾水,什么感谢、什么效果好极了……原来,为区域制定的执行案经过小范围试销,反响非常好。在很多主管们对市场已经麻木和束手无策的时候,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让这些主管们看到了市场提升和改善的希望。

 

这个活动的设计非常简单,当然所有的活动并不是这一个,而是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活动。现在就拿这个试饮、买赠活动来做一个说明。

第一,取决于产品。如果产品本身具有优势,如包装、口味占有优势,最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在哪做活动?实际操作显示,超市外比超市内要好很多,主要是因为超市外更容易聚集人气,而且不受主要竞争对手影响;

第三,现场的布置和造势。孤零零的形象、冷冷清清的场面,无法吸引人购买;

第四,产品的组合。整箱购买、家庭购买为主,所以要“货卖堆山”,两、三种主销产品足矣;

第五,较大力度的促销和赠品,人气足、力度大,销量自然就高,而且会产生示范效应,消费者很容易跟风购买。

 

前一阵,整个团队陷入了空前的低潮中,目标任务把大家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主管们能做的就是向经销商压货,但总有压不下去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谁都知道压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压货主管们又能做什么呢?我相信,每一个做销售的人都是想把自己那个区域的市场做好的,但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出了问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主管们便不再反映,也没有了反应,对于市场的变化、竞争、销售等问题“熟视无睹”了。

晚上7点多,小李再次打来电话,在B、C类超市的活动中,一天卖了100多箱,他没想到,我也没想到。以前,在卖场的室内做活动,一个KA店的促销员一个月卖4万元就基本完成任务;而现在按照这个销售情况,一个月可以卖到将近15万元。在人员方面,仅仅用了两个人就完成了一次销售的跨越。B、C类店跟KA店比较,并完成了超越,这种喜悦和成就感,也只有真正做过促销的人才能体会到。

 

面对着一样的市场,相同问题总得不到解决,业务人员难免会“熟视无睹”,因为每次反映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肯定不会再提了。但作为基层主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让业务人员有一个短期的、可分解的、可执行的目标。仅仅是一个销售额和销售量不足以调动积极性。销售目标,只有在能达到的情况下才会有威力,否则只能是负面的激励。并不是不要销售目标,而是要有可以分解和执行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才是能产生效应、激发潜能的有力武器。

销售人员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市场、团队、渠道、终端才能感受到活力和改变,而只有货畅其流,才会有产品的旺销。计划很重要,但计划也会因时而变;方案很重要,但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完善的执行。方案当然是越改越好,等到完美的时候,机会也没有了。

机会是在行动中出现的,在销售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妙招。比如,大家以前都将买赠试饮等活动放在卖场的室内做,而且变成了常规的活动,认为这样会聚集人气、降低成本;但我们将其移到室外,表面看,成本上升了,要搬货,要多一个人,多一些道具,但销售量会翻几番,这样下来,实际上平均成本降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