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会议法”务虚讨论会流程说明 | |||
负责人 | 事件 | 过程说明 | 备注 |
召集人 | 确定召集会议 | 确定会议目的,召开时间、召开范围 | |
召集人 | 明确会议主题,选定主持人、记录人,召开准备会 | 召集人在确定会议主题后,与主持人、记录人开准备会(如果有准备会议的相行政人员,也需要参加准备会),并确定会议议题、参会人、会议时间、议程、会议材料准备、会议手册准备、会议召开方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一般而言分工如下:召集人确定议题、会议时间、邀请参会人,对主持人和记录人提要求;主持人确定议程和会议召开方式;主持人和行政人员共同准备会议材料、会议手册;行政人员进行会议前期准备,包括会议室、投影仪、白板等;记录人参会了解情况即可。 | 行政人员需要搜集参会人在会前提交的材料。 |
主持人 | 会议开场 | 介绍“三一会议法”相关情况,明确本场会议规则。具体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关机或者静音后统一收集至某处、会议室中是另外一处世界(与现实世界规则不同)大家要听主持人安排、讨论时就事论事不得作人身攻击、尊重他人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畅所欲言、遵守发言时间要求、围绕议题发言、如有建议需举手发言、除记录人和行政人员一律不得使用电脑。主持人如需进行个人介绍,可以在此环节进行。整体开场时间不超过3分钟。 | |
主持人/召集人 | 引导发言 | 首先介绍会议的目的、时长和议程,接下来围绕议题进行引导,主要谈议题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等内容,以及讨论会希望达成的结果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主持人可以邀请召集人或其他人做引导发言 |
主持人 | 务虚讨论会结构化研讨方式(可选) | 形式和内容灵活多变。除会议室沟通外,还可以通过特色游戏、做实验、实地访谈、世界咖啡、手绘图画等模式进行。 | |
主持人 | 头脑风暴(可选) | 邀请参会人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尽可能多的新思路。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要求参会人不得互相评价、在他人的想法上发展新想法(搭便车)、看似不靠谱的想法也没有问题。主持人在过程中可以用假设和开放式问题激发参会人的创造力。 | |
主持人 | 思路评估(可选) | 将头脑风暴得出的思路和观点进行分类。引导参会人形成可行方案评估标准,以此标准对思路进行可行性评估,具体评估分数可以由参会人投票得出。一般而言,选出得票前三位的解决方案即可。 | |
主持人 | 制订行动计划(可选) | 对选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完善和细分,思考相关的挑战和困难。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然后汇总想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 |
主持人 | 预定发言1(可选) | 用“六顶思考帽”、“四副眼镜”或“迪斯尼法”的会议模式,让参会者从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具体实施方式是提前分组,约定每个参会者的不同角色,然后参会者根据角色要求进行发言。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发言时间。 | |
主持人 | 预定发言2(可选) | 请一些资深员工(或外部专家)参会,提前约定好发言主题和发言时间。还有一种情况是预先约定某些参会者发言,提前约定好发言主题和发言时间。 | |
主持人 | 轮流发言(与自由发言二选一) | 即按照某种顺序(如座位排序)轮流围绕主题进行发言,形式比较简单。一般而言,限定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具体情况由主持人现场判定。 | |
主持人 | 自由发言(与轮流发言二选一) | 每个人自由发言,不限定发言次数,但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不能太长,具体情况由现场主持人确定。此外,主持人需要确保参会人都有机会发言。 | |
主持人 | 分组发言(可选) | 如人数超过8人需要分组讨论。根据具体人数分为2~4个组,每组3~8人为佳。具体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节省会议时间、活跃会议氛围,同时又让每个人得到发言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参与感、增加创新创意思路的产生。 | |
记录人 | 梳理会议纪要 | 主持人邀请记录人上台,记录人将纪要投屏或白纸上的书写记录呈现出现,与参会人逐条核对,形成集体纪要。重点是达成的共识(单列)或形成的解决方案。 | |
记录人 | 明确下一步行动 | 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事项、事项的负责人、事项完成时间(包括节点和时间)。以及纪要发给全体参会人的时间、下一次会议的时间(可选)。本条和上一条“梳理会议纪要”累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 |
召集人 | 会议总结(可选) | 对整体会议情况进行总结发言。 | 可以不做总结或委托他人进行总结。 |
主持人 | 宣布散会 | 再一次明确下次会议或后续重要工作的时间(可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