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目复盘

问题1:为什么只介绍了北特通信的李总

是因为李总是代表人物,代表着上一代人,通过吃苦耐劳,用汗水成就的实体企业。他是老一代企业家的代表,可是这一次的失利,代表着甲方真正的需要,李总没办法提供,才导致失败。

江山代有才人出。市场的演进,本质是企业的优胜劣汰,企业能做成什么样,关键在企业家。当我们从外面看这家企业好像跟不上市场了,如果近距离观察,会发现原来很可能公司里面的人与市场脱节更严重。

问题2:东讯做出新的核心设备,你们公司为什么没找东讯做ODM

因为我们本来想通过ODM跟进市场最新的技术,第一次已经找北特做ODM了,花了几百万元。第二次,其实除了横联模块,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公司就决定不再找东讯做ODM。

问题3:这个项目可以找甲方更大的领导吗

甲方的决策领导一共就出现了一次,项目开始的时候来了一次,后来就没出现了。找这位决策领导的上级,去影响这个项目,是有这个可能性,但是能拿下项目首先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拥有这么强的有实力的公司,社会影响力都不小,相互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他们都能找到更高级别的领导。

这种项目的竞争,拼的是综合实力,产品技术、资金实力、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等,要强大可必须是全面的强大,不能只想着通过一处的占优就能一剑封喉,取得全面的胜利。

普通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想通过找更高级别的领导拿下这个项目,那就小心了,因为有很多骗子吃的就是这类人。

问题4:南赛通讯是什么情况

南赛通讯是国企,机制上有些僵硬,习惯了客户下订单或者任务,他们去研发或交付,主动创新不足,内耗严重,南赛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所以南赛的表现还不如北特,至少在客户关系工作方面,北特是超过南赛的。

在大的项目竞争中总能看到大浪淘沙,市场中的企业优胜劣汰,同时企业的人才却会“逆淘汰”。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一个企业人才不断外流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这个企业肯定会往下坡走了。

问题5:甲方为什么容忍北特一而再的出格举动

北特的想法代表了一批厂商的想法,北特经常拿“我们乙方”这一个群体说事。这种情况甲方考虑北特的行动有代表性就暂时不追究了。甲方既然让这么多企业来做样机,就需要样机做出来,只要企业还在做事,甲方就会给你时间继续做产品。

可客户的心里是有笔账的,到最后算总账的时候,北特会为原先的出格举动买单。

问题6:为什么乙方的产品通过测试了,也不代表中标

客户也不傻,多少厂家是找别的厂家做ODM,客户也慢慢清楚了,所以客户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挑选一轮,同一款产品,供货方选两家最合适。如果有超过两家做出产品的,必定要淘汰部分厂家。

问题7:这个项目,销售好像没做什么工作

这个项目周期长、人数多,所以从宏观上来看各个岗位都做了很多工作,销售也不例外。事实上,项目过程中,乔总、我与客户吃饭,与客户见面谈事都发生了很多次,因为不足以改变整个项目结局所以没写出来。还有更关键的部分是由老板亲自来做,我们只看到最终的结果。

所以这也说明了两件事:第一,越是高级的项目,销售工作越重要,重要到需要老板亲自出马;第二,无论老板之前做什么的,最终还是逃不了干销售的活儿。所以,现在做销售,就是为未来做老板实习。

销售从面向个人销售,到面向组织销售,从一个人销售,到带领一群人销售,再到带领不同部门的人,跨专业协调做项目,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销售跟一个老板已经差距不大了。在互联网、AI技术、大数据风潮不断渗透市场、逐渐改变市场交易手段的同时,销售这份职业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演进。不论市场怎么演进,销售在企业中的地位一直都是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