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疑诏诡使

数见久待而不任,奸则鹿散。使人问他则并鬻私。译:君主屡次召见一些臣子来让他妈长久地等待在身旁而不任用他们,奸邪之人就会感到害怕而像鹿一样逃散。派人去办事,而又通过另外的事来询问就不敢弄虚作假了。(出自《内储说上七术》)

疑诏诡使,即用可疑的命令诡诈地使用臣下,以考察他们忠诚与否,这是典型的诈术了。其原理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我的信息多,对方信息少,我以此而慑其行为、察其忠奸。我觉得诈术不可乱用,也须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否则副作用很大。且疑诏诡使,上对下可用,下对上也可用,所以后世朝臣、皇子多有买通皇帝身边宦官了解内幕消息的。韩非子举的案例如下:

故事1:庞敬治市

庞敬是个县令,他派遣管理市场的人员去巡视,而叫其中的主管人员中途返回,站了一会,但并没有什么可告诫的,最后还是让他走了。市场的管理人员以为县令对主管有所指示,而对自己不予信任,因此再不敢做奸邪的事了。

【解】:诈使生疑,因疑而恐,因恐而守矩。

故事2:东周君寻簪

东周君丢了玉簪,让官吏们去找,三天没能找到。东周君又派人寻找,结果在居民的房子中间找到了。东周君说:“我的官吏都不做事。找根玉簪,三天没有找到;我派人寻找,不到一天就拿回来了。”于是官吏都震恐不已,认为君主神明。

故事3:商太宰治市

商太宰派遣年轻的侍仆到市场上去,等他回来后问道:“在市场上见到了什么?”侍仆回答说:“没见到什么”太宰说:“虽说如此,究竟见到了什么呢?”侍仆回答说:“市场南门外牛车很多,仅能勉强地通行。”太宰就告诫他说:“不准告诉别人我问你的话”。于是太宰召来市场官吏并责骂说:“市场门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牛屎?”市场官吏很奇怪太宰知道得这么快,于是开始惶恐小心地对待职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