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价格战:骚扰竞品成为市场老大

云南优品乳业(化名)在滇西市场是绝对的老大,就连伊利、蒙牛也要让其三分,但挑战者欧兰乳业(化名)成功击败了优品乳业,成为当地市场的老大。

优品乳业一直引以为傲的产品是150ml的优品杯酸,零售价格2元,多年来以其卓越的品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欧兰乳业作为后进入者,多年来只能在常温利乐砖产品上占据优势,但此类产品又深受伊利、蒙牛的打击,欧兰乳业发展一直不顺利。伊利、蒙牛实力雄厚,不易与它们硬碰硬地竞争,而和优品乳业实力相当,只要策略得当,突破市场并不是难事。

突破市场从最容易攻击的对象着手成为欧兰乳业的策略,于是,欧兰乳业跟随优品乳业,同时开发出150ml塑杯装酸奶,共5个口味,形成产品群。由于优品乳业150ml优品杯酸只有一个单品,欧兰乳业拿出5个单品中的原味酸奶做特价促销,直接把价格降到1.2元/杯。

通过一周的试销,据统计,欧兰乳业的销量达到优品乳业的1/3,由于欧兰乳业的酸奶刚刚上市,消费者不接受也是正常的。第二周,欧兰乳业把原味杯酸恢复原价,把其中的无糖杯酸拿出来做特价促销,欧兰乳业的销量达到优品乳业的1/2。而此时的优品乳业备受煎熬,由于其一直采取高价策略,此时不能降价,不降价就眼睁睁地看着欧兰乳业的销量不断增长。经过半年的运作,欧兰乳业的销量已经超过优品乳业。虽然此后优品乳业也采取了补救措施——增加新产品,但大势已去,其塑杯装酸奶再也无法与欧兰乳业抗衡。

评析:

(1)当价格战成为企业战略时,就已经超越了价格战本身。欧兰乳业没有硬碰硬地和竞争对手“打仗”,而是有策略地袭扰竞争对手,通过消耗竞争对手的实力,提升自己产品的影响力,达到打击竞品的目的。

(2)当企业受竞争对手价格战影响时,要积极应对。对于优品乳业来说,其本身具备产品和品牌优势,但没有把握机会,以一个单品和欧兰乳业的五个单品竞争,必然失败。在品牌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要迅速丰富产品线,要有和竞品硬碰硬竞争的产品,也要有获取利润的产品,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价格战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