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断定,市场上出售的企业多数都是一般性的公司,因为有问题的或者经营不善的公司经常会被优先卖掉。要是遇到了因为发展瓶颈而出售的目标公司,或者是多元化经营公司需要剥离的资产,就都算是比较难得的机会了。毕竟谁又会把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卖掉呢?
笔者看到过很多投行发布的信息,称某上市公司需要收购,对目标公司的要求是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还有的要求净利润5000万元以上。这些条件就如同男生找女朋友一律要求“白富美”一样,不仅容貌必须倾国倾城,还得是富家千金,或者超级能赚钱的“安迪女神”。要知道,这样的企业自己都可以去IPO谋求几十倍、几百倍的市盈率了,有什么理由卖给别人赚取15倍以下的市盈率?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创业当老大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老大位置给别人去打工?
当然,如果买家出足够高的价钱,也的确可以买到下金蛋的老母鸡,同时也不排除卖家自己误判形势,在母鸡“下金蛋”之前就仓皇出售的情形。但现实中往往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期待淘到大便宜的买家们,笔者建议还是适当降低“择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