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时代”的品牌管理

 价值中国:现在人人都有话语权,媒体无处不在,主流、非主流的界限也在逐渐被打破。

  李政权:是的。对待主流媒体和非主流的媒体的判断,除了我们约定俗成的收视率和覆盖率的指标等等之外,现在应该增加一些更加务实的标准,拿数据和效果说话。

  价值中国:2.0阶段,媒体已经无处不在,且人人都有话语权,媒体变得更民主。于是,很多大品牌将危机管理都列为头等大事。因为想要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可能受到挑剔的机会就越大。在这种环境下,品牌管理者能做些什么?

  李政权:在这里,有几点非常重要。首先企业本身应该始终站在诚信的角度。或许你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是品质应该是过硬的。第二点,对待新兴的个性化媒体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话语权日渐分散的情况下,要主动利用多渠道捕捉企业信息的反馈,并对不利信息进行澄清。另外,企业在宣传自身产品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证自己所宣传的产品的功能点有足够的支撑,并对传播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引发的问题有足够的预知和应急的准备。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有几个基本原则一定要做到:一是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二要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来迅速澄清事实;三是要尽量确保透明,与消费者有足够的沟通;四是显示足够的诚意;五是用懂得用正面信息压倒负面信息;六是在危机转移上做出努力。

  价值中国:互联网时代,世界变成了平的。这个人人都是意见领袖的年代,谁是真正的权威?怎样为品牌管理实施导向性?

  李政权:尽管互联网正在改变并且已经改变了世界,人人都有话语权了,但是真正讲话有影响力的还是集中在部分人群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要为品牌管理实施导向性就要特别注重发挥意见领袖和具备意见领袖功能的机构的作用。

  同时,在这种背景下,尤其是一些做自主品牌的企业,无论企业大小,都要注重在自己的范围和圈子内与主流消费群体,无论是话语精英还是草根进行沟通,建立沟通的机制。此外,要善于运用一些事件和活动,从多方面提高企业的自我控制能力。

  价值中国: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从传统的"你消费,我生产"变成了"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他们在选择品牌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自我在其中。同时,2.0阶段,由于参与式营销和嵌入式传播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已经不需要做传播内容的规划了?

  李政权:在现在这个背景下,传播内容的规划仍然是企业必须提前做的事情。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很重要的。只是这样一个背景为现在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尽量使所有的变化都在规划的预料范畴当中,视野要更大一些。

  价值中国:现在,媒体渠道的多样性,使企业对媒体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常常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出现很多的单点失控。同时,媒体越发个性化,作为"点"的人对整个品牌活动也在参与,往往还控制了一些渠道。那么,如果渠道不可控,最终用户也不可控,企业应该怎么办?

  李政权:我认为虽然因为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个人话语权的提升,使企业可控制的渠道看似也在减少。但是,实际上,渠道和用户并非都是不可控的。只是这时企业的品牌宣传渠道是根据消费者的信息接触方式来选择的,传播的形式从以往的发布式转向一种交互式的传播。企业对用户的引导最终还是通过对渠道的把握。例如博客,它就是一个很好的深度营销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