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白金版》
《精益思想》于1996年秋季抢先发售出版,历经20年,十多个国家,累计销量上百万册。本书的成功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很好的总结,为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实地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心得,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指南,从而成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
《精益思维(升级版):超越对手的力量》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企业经营和咨询管理的经验总结。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除了加大硬件投入,更需要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有所作为,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中国企业需要灵活运用精益思维,推动经营要素与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管理向前发展。只有源于企业内部的内生力才能保证企业基业长青,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便是保持企业内生力的源泉。
本书以尊重人性的精益思想为切入点,分别从管理者的精益理念、精益思维、精益实践、精益中国制造等多个方面进行独到的分析。将可落地的理念与思想,结合本土案例,为制造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实践的管理视角。
目录
《精益思想白金版》
修订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从精益生产到精益企业
第一部分 精益原则
导论 和浪费针锋相对的精益思想 2
定义价值 3
识别价值流 7
流动 9
拉动 12
尽善尽美 13
我们现在就能得到的好处 14
停滞消除剂 15
从头做起 16
第1章 价值 17
是一所房子,还是一种没有麻烦的经历 17
从向传统“价值”的定义挑战开始 19
按整个产品来定义价值 21
精益企业重新考虑价值时的关键所在 23
价值定义的最后一个要素:目标成本 24
第2章 价值流 26
从货架通道里观察 26
一提盒可乐的价值流 27
生产可乐 27
引起浪费的根本原因 32
订购可乐 33
制成可乐 36
让价值流分析发挥作用 37
第3章 流动 39
批量生产的世界 39
流动的技术 41
自行车从批量生产到流动生产 42
把流动思想用于任意活动 53
工作中的流动;流动地工作 53
只有流动是不够的 55
第4章 拉动 56
过去糟糕的生产 57
服务于拉动的精益生产方式 58
过去糟糕的配送 61
服务于拉动的精益配送 63
从理论到实践 66
精益配送技术 69
均衡进度需要均衡销售 70
过去糟糕的轿车维修服务 71
从维修场地拉动 72
从维修场地到原材料的拉动 73
仅仅是开始 75
混乱是真的吗 76
是否真的必须有商业周期 78
在追求尽善尽美中拉动价值 78
第5章 尽善尽美 79
增长的途径 79
捷径 80
持续进行根本性的、不断的改善 82
尽善尽美的蓝图 83
集中精力消灭浪费 84
去掉惰性,开始起步 86
第二部分 从思想到行动:精益的飞跃
第6章 简单事例 90
精益革命 100
最终结果 110
如“流”的工作 111
最后步骤 113
超越简单事例 113
第7章 复杂事例 115
“我们差点让自己‘准时’死亡” 116
变革代理人 117
理论知识 118
线模公司的精益化 122
首先处理过剩人员和“钉子户” 122
教会人们如何去观察 124
反复改善每一个价值流 125
再造生产组织,为价值流开辟道路 126
引进精益财务系统和“计分卡” 127
降低库存 129
创建一个“精益”部门 130
为获得灵活性而提供铁的工作保证 131
再造产品开发系统,为价值流开辟道路 131
整改接单过程 134
将工薪和利润联系起来 135
改善供应商 136
制定一项发展战略 137
五年后的成绩记录 140
对问题更严重的企业怎么样呢 142
第8章 严峻的考验 143
从美国系统到批量生产 145
鹰的起飞 14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形成批量生产方式的动力 150
喷气推动的鹰 151
鹰的第一次坠落 155
是较精益而非精益,是必需而非足够 157
1991年创造出的危机 159
从大到不太大,从“流程”到流动 160
仅有精益知识是不够的 162
第二个变革代理人 163
拔掉钉子户 166
调整两项主要活动 168
10亿美元的房间 168
超大装备的遗迹 170
连续流动发动机 174
同时发生的质量危机 175
实际生产的最终结果 177
不能倒退之点 178
下一步飞跃 179
教训和下一步骤 181
精益思想对其他工业企业又如何呢 182
第9章 精益思想和德国技术 183
从贫穷到富有的初步成功 183
保时捷:一个典型的德国企业 185
出现危机 189
变革代理人 192
进攻计划 193
日本导师的到来 197
处理就业问题 201
工人和工会的反应 202
整顿供货队伍 203
整顿全盘管理 206
整顿产品计划 207
整顿产品开发系统 207
业绩记录 208
下一个挑战 209
对德国传统的暗示 210
德国和日本 215
第10章 大丰田,小昭和 216
昭和的危机 217
最初的努力 219
一个思想矛盾 221
支撑精益化的新型组织 222
从硬改善到软改善 223
最后因素:重新思考订单接收和生产计划 224
最终结果:精益的成功 226
日本的其他企业如何 227
丰田的精益状况 228
“ 不服输的好处” 228
创造性的危机 230
丰田的缓慢行进 231
相应的改革 232
完善生产环节改革 234
完善平行化改革 235
今日之丰田 236
精益思想在丰田公司之外的传播 240
小昭和,大丰田:日本今日面临的挑战 243
一样的步骤 245
第11章 行动计划 246
开始起步 246
创建一个组织机构,引导你的价值流 255
建立鼓励精益思想的业务系统 261
完成转型 265
五年承诺的必然结果 269
下一个飞跃 271
第三部分 精益企业
第12章 流动的渠道,渠道的流域 274
精益企业 275
结束工业冷战 276
轮换职务 277
未来的职能 279
企业的作用 280
三种工业传统中的精益企业 281
前面的路还很长 284
第13章 想象尽善尽美 285
长途旅行 285
医疗 288
食品生产和配送 290
建筑业 291
短途内个人的出行机动性 292
想象的力量 294
我们马上就可以得到的好处 295
第四部分 新的发展
第14章 精益思想的稳步发展 298
丰田的稳步发展 299
保时捷的精益过程加卓越产品 302
体现在大型货物包装机中的精益思想:兰开公司 303
普惠:困难时期困难行业中的精益思想 304
超越孤立的发展 308
第15章 使变革制度化 311
充实后的行动计划 311
机会就在眼前 334
后记 精益网络 336
注释 339
参考文献 360
译者后记 363
《精益思维(升级版):超越对手的力量》
第一章认识精益管理
1.精益是一种信仰
2.如何培养员工改善变革之心
3.丰田背后的力量
4.剖析丰田TPS与丰田软实力
5.走出精益生产方式的认识误区
6.丰田倡导的两个精益原则是什么
7.在精益实践中,感悟中庸之道
8.全面理解并践行精益管理
第二章精益管理中的精益思维
1.超越对手,需要三个精益战略思维
2.企业为什么需要善用精神的力量
3.不得不学的三大精益管理哲学
4.改善中的“富人理论”
5.教你一种全新的盈利能力分析法
6.心到,精益改善无处不在
7.木匠和厨师,谁更容易成为领导
8.超级匠人秋山先生能拯救日本吗
9.提升解决问题的层面
10.管理思维与改善思维
第三章精益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1.精益,供应链跟不上怎么办
2.供应商管理精益化的成功实践
3.“三现”主义为什么重要
4.如何在管理中实践“三现”主义
5.如何处理好精益管理五大关系
6.如何在“自动化”热中少走弯路
7.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8.管理为什么要以现场为中心?
第四章中国制造的美好未来
1.且看波澜壮阔的中国大制造
2.中国制造将压倒德、美、日制造,你信吗
3.中国制造能超越日本制造吗
4.中国制造离工业4.0还差几步
5.工业4.0是不是郎咸平教授讲的那样?
6.做强中国制造需要工业精神支撑
7.供给侧改革的路上,到底谁会出局
8.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真相是什么?
第五章如何做强中国制造业
1.管理密集型企业的特点
2.如何提升制造管理技术水平
3.为什么高新技术企业难长久
4.只要用心,传统产业更能基业长青
5.制造业如何走出亏损泥潭
6.工匠精神是药还是毒?
7.设立工匠节,助推工匠精神培养
8.财务订单核价影响企业发展了吗?
9.卓越企业为何不用计件工资?
第六章精益思维如何运用到管理中
1.警惕管理中的“习惯性失败”
2.员工爱找借口,错在管理者
3.CEO和员工要放下博弈
4.人性化管理从尊重员工开始
5.怎样评价员工积极性
6.优秀员工怎么评
7.如何评判企业文化的优劣
8.如何培育包容进取的管理文化
9.管理也需要审美
10.为什么要倡导精益全员营销?
附录刘承元精益访谈录
要点1:精益管理如何改变制造业
要点2:如何颠覆管理中的二八法则
要点3:中国企业管理有哪些问题,如何改善
要点4:精益管理咨询的特点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