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团队工作法》
华为是中国率先将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的企业,华为团队工作法是其持续壮大的动力和源泉。
作为构建华为人才体系的核心成员,吴建国在本书中聚焦人才选拔、团队搭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与组织激活,系统阐述了华为“精准选配、有效激励、加速成长”三位一体的团队管理法则,揭示了华为团队建设和人才管理的核心要点。
本书富含真实的场景化案例,让读者既能学到方,更能理解该技巧的适用背景和限制条件。无论是正在崛起的新生代企业还是转型中的传统企业,都可以按图索骥,学以致用,解决人才引不进、选不准、用不好、长不快、调不动、送不走的“六不”难题。
《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的人才管理模式》
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过去8年帮助企业打造人才供应链实践过程的总结,书中提出了清晰的理论和实践框架,让读者了解人才供应链体系可以怎么搭建,人才管理各项管理工具如何使用,如何能够发挥出人才供应链体系的优势以助力绩效达成。
本书梳理出了打造人才供应链的四大支柱,十项修炼的完整体系,帮助企业搭建“人才供应链”的人才管理新模式。
四支柱之一:动态短期的人才规划,包括三项修炼:
修炼一:三图一表是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修炼二:岗位人才画像是人才供应链的核心;
修炼三:人才冗余的风险指数级高于人才不足的风险;
四支柱之二:灵活标准的人才盘点,包括两项修炼:
修炼四:利用人才盘点重构组织能力;
修炼五:打造高潜人才梯队;
四支柱之三:ROI*大化的人才培养,包括两项修炼:
修炼六:测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修炼七:预测性的方式培养通用能力,JIT的方式培养专业技能;
四支柱之四:无时差的人才补给,包括三项修炼:
修炼八:选比育更重要;
修炼九:得校园招聘者得天下;
修炼十:没有今天的无时差,只有未来的无时差。
《用好骨干员工:关键人才培养与激励》
成功企业和一般企业之间的一大差别在于人才管理上的差距:谁能有效地吸引、激励、培养和保留公司发展需要的关键人才、赢得人才大战,谁就能赢得今天的商战,并且为明天企业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石。
而在目前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培养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已成为人事部门一个十分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人才,只要存在合适的环境,大家都将成为现实的人才。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缺乏的只是“人”而不是“人才”,我们缺乏的是一种使每个潜在的人才成为现实人才的管理制度。人们常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意思不言而喻。
目录
《华为团队工作法》
推荐序1 华为的硬风格与软实力//郭盛Vll
推荐序2 组织管理和业务战略同样重要//白鸦XI
自序 人才管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xv
第一章:人才选配之道——精准选择,合理配置/001
选人要有尺子:建立岗位用人标准003
看人要有慧眼:STAR行为面试法007
德才茉备:找到匹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才013
人才融合:融入才能创造价值019
入才搭配 “ 四宫格” :用入所长,补其所短024
人才生态链:“一杯咖啡, 吸收宇宙的能量"028
本章加餐:部分关键岗位的工作技能和面试问题032
第二章:人才评估之道——既要评价业绩,也要评价能力/043
绩效—能力“九宫格"045
绩效评估与能力考量的“双维”标准048
干中选才的方式054
利用行为分级技术进行胜任力评估058
确保人力资本的流动性071
适当运用人才退出机制075
第三章:干部任用之道——既要任人唯贤,还要动态管理/079
利用轮值制拉近决策与执行081
选拔干部的“三优先“法则085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092
七连环干部管理体系096
本章加餐:后备梯队管理办法精要102
第四章:人才成长之道——效率为先,效果为王/109
企业育才要因材施教,学以致用111
人才加速成长的四大方法115
横向入才培养:快速复制各类关键性人才120
纵向入才培养:在场景中搭建人才梯队126
育才效果与个人成长和利益挂钩130
新员工培训的"721"法则134
第五章:文化锻造之道——道术合一、知行合一方能成就事业/141
企业文化的植入,必须从管理层做起143
文化与制度不能两张皮149
具有自我批判精神,才能不断自我进化154
把企业文化传递给客户和合作伙伴161
第六章:薪酬激励之道——四位一体,动态迭代/165
四位一体的薪酬体系167
利用TUP进行长效激励176
让激励有效果的两大底层要素182
薪酬激励的常见误区及其解决方案187
第七章:全面激励之道——点燃内在驱动力/193
建立多重赛道, 让员工快速奔跑195
让入才在良性约束下自由发挥201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207
建设年轻人喜欢的组织氛围211
高成长中小企业适用的综合激励方案216
第八章:健康成长之道——让组织长期充满活力/225
人是企业转型成功的首要因素227
谨防未老先衰,杜绝官僚主义234
组织必须长期充满活力240
提升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247
附录 华为大学一定要办得不像大学 255
后记 从华为人才管理到“明日之星” 283
《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的人才管理模式》
导读
自序 打造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
第一部分 人才供应链理念
第一章 打造人才供应链实现高绩效均衡
第一节 VUCA时代对人才管理的挑战
第二节 打造人才供应链的目标是实现高绩效均衡
第二章 聚焦关键少数
第一节 人才供应链的建设应聚焦关键少数
第二节 人才供应链要具备的三大思维
第三章 落地人才供应链的四大支柱与十项修炼
第一节 人才供应链的四大支柱是什么
第二节 人才供应链的四大支柱与高绩效均衡
第二部分 人才供应链四支柱之一:动态短期的人才规划
第四章 修炼一:三图一表是人才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三图一表是什么
第二节 如何结合三图一表进行人才规划
第五章 修炼二:岗位人才画像是人才供应链的核心
第一节 什么是岗位人才画像
第二节 如何构建岗位人才画像
[案例]名企的岗位人才画像是什么样的
第六章 修炼三:人才冗余的风险直属级高于人才不足的风险
第一节 什么样的员工是冗余人员
第二节 人员冗余对组织的危害
第三节 人员冗余不是一天形成的
第三部分 人才供应链四支柱之二:灵活标准的人才盘点
第七章 修炼四:利用人才盘点重构组织能力
第一节 人才盘点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节 如何实施人才盘点
[案例]面向当下的人才盘点和面向未来的人才盘点
第八章 修炼五:打造高潜人才梯队
第一节 组织为什么建立人才梯队
第二节 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梯队
第三节 哪些人是高潜人才
第四节 如何搭建高潜人才梯队
第四部分 人才供应链四支柱之三:ROI#大化的人才培养
第九章 修炼六:测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第一节 为什么要测训一体化
第二节 测训一体可以解决人才培养的什么问题
[案例]某金融机构测训一体化案例
第十章 修炼七:预测性的方式培养通用哪里,JIT的方式培养专业技能
第一节 通用能力和专业技能
第二节 预测性和Just-In-Time的人才培养
第五部分 人才供应链四支柱之四:无时差的人才补给
第十一章 修炼八:选比育更重要
第一节 为什么选比育更重要
第二节 如何确保选对
第三节 有备无患——绘制内外部人才地图
第十二章 修炼九:得校园招聘者得天下
第一节 你的校园招聘做对了吗
第二节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做到精准识人
[案例]安踏是如何做好校园招聘的
第十三章 修炼十:没有今天的无时差,只有未来的无时差
第一节 什么是无时差的人才补给
第二节 如何达成未来的无时差
第六部分 打造自己的人才供应链
第十四章 构建以人才数据为核心的高绩效人才供应链体系
第一节 从业务角度设计关键的人才供应链指标
第二节 从关键人才开始构建你的人才供应链
附录
一、人才供应链成熟度TMITM调研
二、人才盘点的主要测评工具
推荐作者得新书!
博瑞森征稿启事
《用好骨干员工:关键人才培养与激励》
目录
一章 关键人才决定企业成长 4
一、案例:后发优势 4
二、关键人才价值 5
1.成功因素是什么 5
2.人才的二八定律 7
3.重视关键人才 9
二章 谁是关键人才 11
一、价值链模型:倾向有价值的环节 11
1.案例:该不该给她股权 11
2.关键人才界定 12
3.价值链模型 13
二、产品制胜:重视研发人员 15
1.案例:为什么同岗不同薪 15
2.产品领* 15
3.创新类人才 17
三、贴近客户:重视市场人员 18
1.案例:为什么仍然用淘宝 18
2.小米和咪蒙 18
3.市场类人才 20
四、运作制胜:重视运营人员 21
1.Dell 21
2.沃尔玛 22
3.麦当劳 23
4.运营类人才 24
五、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 24
1.案例:职能人员不干了 24
2.企业生命周期 25
第三章 如何选拔关键人才 28
一、选拔比培养更重要 28
1.奥数与谷歌的启示 28
2.乔布斯法则 29
3.大胆用人、谨慎选拔 30
二、三有人才:一看能力 31
1.案例:为何人人满分,企业目标仍不达标 32
2.一只蓝花瓶的故事 33
3.看功劳不看苦劳 34
三、三有人才:二看潜力 35
1.案例:提拔谁当行政经理 35
2.TCL如何选拔外派人员 36
3.人才冰山模型 37
四、三有人才:三看态度 38
1. 所有的长久来自一致的价值观 38
2.价值观与人才流失 40
3.价值观的重要性 41
4.态度说明一切 43
第四章 如何培养关键人才 44
一、专心、专注才有专家 44
1.案例:怎样提高小A的专业能力 44
2.专业的力量 45
二、螺旋上升 47
1.适当多样化 47
2.*优成长路径 48
3.中小企业也可以 49
三、领导力来自分享与开放 50
1.案例:导师制为何推行不下去 50
2.管理的一半是沟通 52
四、7-2-1法则:干中学 54
1.案例:持续8年的管理提升 54
2.团队学习 56
五、自我成长:要我学变我要学 59
1.北大纵横“逼迫”我成长 59
2.成就自我学习的能力 61
六、分层分类:开展人才测评 62
1.能力素质模型的3个层次 63
2.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64
第五章 如何激励关键人才 66
一、公平激励 66
1.公平感*重要 66
2.员工的三种类型 68
3.怎样做才不让雷锋吃亏 69
二、打开天花板 71
1.因天花板而倦怠 71
2.聚焦发展 72
三、有愿景的团队*无敌 74
1.双因素理论 74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75
四、有竞争的地方进化*快 77
1.活力激发 77
2.某服务公司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