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培训犹如在讲台上呼风唤雨一样,挥洒自如。但在呼风唤雨之前,培训师首先得认真准备好自己的讲稿。准备讲稿并不是将要讲的话一字一句全写在纸上,而是将课程的结构、大纲、基本内容及小抄等准备好。只有这样,培训才不至于沦为照本宣科的朗读。
(一)搭结构:罗列问题,排列组合
培训师首先得将需要讲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再对这些问题进行组织。每一段演讲都应该有自己的结构,所有的过程都是结构在说话。正是通过结构,零散的问题与故事才得以整合、构成一个演讲的主题。
(二)拟大纲:由大到小,步步推进
大纲就是顺着结构演讲的流程和顺序。演讲前一般要拟三级提纲,先确定演讲分哪几个部分,然后再确定每部分要讲哪几个问题,最后确定每个问题应该分哪几段来讲。拟出三级大纲,演讲的基本思路与组织也就差不多具备了。
(三)填内容:案例与故事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故事和案例。在演讲中,听众经常会因为感到枯燥而不愿认真聆听。所以培训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演讲变得生动,而案例与故事就是吸引听众的最好佐料。要是一个演讲缺乏案例与故事,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成了无聊的说教。
(四)做预案:方便携带
当有了结构、大纲、内容之后,整个演讲的雏形就已经基本形成了。但由于临场的紧张,培训师经常一上讲台就将准备好的演讲雏形忘得一干二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培训师就必须先做好小抄。
做小抄有三个基本要点,即:
(1)只写提示性的关键词,且关键词务求简洁。
(2)提示卡小且便于携带,但提示卡上的字却必须易于辨认。
(3)提示卡一定要有编号,要按照演讲顺序进行编排。
在说服性演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运用苏格拉底法来说服听者。苏格拉底法即培训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通过不断询问的方式,引导听者说出培训师本想给出的答案。引导出来的答案远比说教性的答案富有说服力,所以也就更容易为听者所接受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