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计划相关绩效与组织职责

在完成计划与物流规划,确定了成品交付策略和零部件交付策略、制造与需求匹配策略后,下一步就是要确定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绩效指标与部门职责。供应链组织的核心管理是质量、交付、成本。

例如一家跨国半导体企业的供应链组织的目标定为90/70/50/0,即90%的承诺订单准时交付率;70天库存周转率;50%毛利率;0重大客户投诉(质量内容不在本书讨论范围)。这四个指标很好地覆盖了供应链的关键指标,其他如预测精度、生产计划完成率、物料齐套性等是围绕承诺订单准时交付率展开的;而关键资源利用率、人均效率都是围绕毛利率展开的;成品、在制、原材料库存都是围绕库存周转率展开。

绩效指标都是围绕着核心流程设立,与产品交付相关的核心流程,其中会涉及企业的销售订单管理部、生产计划部、采购部/物资部、制造部、成品物流部等相关部门。

各部门指标考核不一致会带来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例如消费品行业的销售管理部的主指标是销售额,但通常会承担成品库存周转指标,因此不希望成品库存过高;而生产计划部希望通过一定的成品安全库存来提升准时交付率,或者均衡生产以充分利用车间的生产能力来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需要合理地设置指标来驱动各部门努力提升交付率和降低成本。

交付率、库存、生产效率、客户响应是最核心的指标,本章按照消费品、工业品企业分析交付率和库存、生产效率和客户响应。

交付率指标是最关键的指标,交付率指标包含4类指标:客户要求的交付率、承诺交付率、生产及时完成率、物料的准时交付率。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各个企业对交付率的定义和统计方式大相径庭,基本还是可以按照消费品行业的制造商/供应商、工业品行业制造商/供应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