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让业务主管学会专注

林枫在与某些销售主管沟通时,发现其很喜欢在销售过程中采用“一石二鸟”的方式。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一举两得。

有时候,业务主管是可以“一石二鸟”,获得意外的副产品。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惯性的思维与行为,因为我们开拓业务,包括客户,一定是基于公司战略的,是一种战略性的布局与规划,它是我们要实现的最主要目的,而非次要目的。不要因为次要的目的而影响了主要目的,有时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变成不断去捡芝麻了,这对于组织的战略落实是有害的。

发现这个问题后,林枫事先和CEO沟通,请CEO在公司管理层例会上提出,要保持战略的聚焦,专注才能尝到最大的甜头。

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式,放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巴菲特曾说过:“写下25个你想要的东西,圈出5个你最想要的,然后像避免瘟疫一样,远离另外20个。”

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了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你的注意力在哪里,那么时间也会花在那里;你的时间花在哪里,那么对应的收益和金钱也在那里。

林枫曾经听到一位职业发展专家谈论“高手的战略”,表达了三种不同层次的高手的差别:“三流高手靠努力,二流高手靠技艺,一流高手靠专注,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我们要聚焦组织的目标与关键结果,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有一位管理专家提出建立战略聚焦型组织(或战略中心组织),它是将组织联盟与组织自身的资源聚焦于组织战略的组织,通过将各种资源聚焦于组织战略去实现组织的使命与愿景。

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将战略的基础描述为一个组织选择胜过别人的“活动”。如果战略的基础如波特认为的,是“成百上千个活动的选择和执行”,那么战略不仅仅是组织的几个高管人员的事,它必须被每个人所理解和执行,整个组织应该团结在战略周围。

建立战略聚焦型组织的基本原则如下:

(1)将组织战略解释为组织运营及日常作业。

(2)调整组织结构与机制适应组织战略,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协同效应。

(3)让组织战略成为每个人每天的实际工作。这个过程不是自上而下的指挥,而是自上而下的沟通,可以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向整个组织沟通、培训和宣贯组织战略。

(4)使组织战略成为持续性地流程。这个流程是双环的,借助于开放的报告系统将组织战略与预算流程联系起来,实现组织战略预算与运营预算的衔接。

(5)通过高级执行层的领导动员变革,建立战略管理系统。

战略聚焦系统的三大核心任务就是聚焦产品,开发独特的产品符号;聚焦市场,建立“样板根据地”;聚焦人力资源,打造高绩效团队。

华为《基本法》第23条指出:我们坚持压强战略,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创业之初,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华为人知道自己实力不足,于是决定不进行全方位的追赶,而是立足于当代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的高新技术,大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每年投入销售额10%的资金用于科研开发,装备了大批精良的开发设备和测试仪器,并与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研究开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长期广泛合作与交流,与国际上知名公司和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伙伴关系。坚持科技领先,使华为跻身于世界少数几家能够提供CAC08-STP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的供应商行列,在移动智能网、STP、移动关口局、GPRS等核心网络方面形成领先优势。

任正非说:“我们把代理销售取得的点滴利润几乎全部集中到研究小型交换机上,利用压强原理形成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技术的领先带来了机会和利润,我们再将积累的利润投入到交换机的升级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尽管今天华为的实力大大地增强了,但仍然坚持压强原理,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业界最佳。”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即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做最具竞争优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