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公司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乏违纪违规的事情,比如有的骨干员工“跳槽”到直接竞争的企业并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的情况,也有在洗手间抽烟等不文明的现象,更有在考勤方面请人代打卡这类违反诚信的行为。
林枫认为,公司管理是很复杂的系统,不能仅有正面激励,还要有负面激励,要划好组织的“红线”,让员工明确知道组织内行为的“界线”在什么地方。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弘扬人性善的一面,而制度是遏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因此,必须在制度层面建立行为规范与准则,明确员工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会得到组织认可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会受到组织惩罚的,在新员工入职时就向他们说清楚、讲明白这些行为准则。
如果发生了逾越“红线”的行为,林枫的做法是必须“严惩”不手软,要“杀一儆百,以儆效尤”。比如对于在洗手间吸烟的情况,进行全员通报批评,价值观评为C,并按照《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进行相应处罚。采取这些严格的措施,对于不良的违规、违纪行为起到较好的警示与遏制作用。
Y公司发生过关键岗位的管理者跳槽到直接竞争公司,并且不断打电话骚扰和企图猎挖原公司的员工。林枫组织高层一起讨论处理方式,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1)保护好现有员工,各团队内部逐个排查、识别与沟通,分析员工是否会被影响该离职管理者。梳理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宣传材料,包括公司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激励政策、员工福利等,给员工做全方面的解读,做好员工保留工作;同时,加强团建工作,增强内部凝聚力。
(2)保持与离职管理者接触沟通,从情感关系上规劝,请对方节制,希望对方不要做出损害原公司利益的事情。
(3)收集证据,以备反击。收集该管理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与保密协议的证据,关键的时候能够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害。
(4)完善公司管理流程与规则。对于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的情况,公司设立了“黑名单”,对于缺乏职业道德、违反相关协议的员工,将被加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通报同行相关企业。
同时,完善离职流程,离职员工会被提醒遵守相关协议并签字确认,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在以前的公司,林枫的工作更多是跟“好人”(即品格比较好的人)打交道,后来发现了在创业型企业,人才的品质良莠不齐,你会碰到一些品格有问题的人,需要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自己要学会跟“坏人”(品格有问题的人)打交道,跟“坏人”打交道的方式是跟“好人”打交道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你需要更加强硬,甚至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给对方相应的威慑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