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化验室的交期与效率

化验室管理是各家医药公司的老大难问题,困扰的难题是检验交付周期不稳定,单看一个批次周期是很明确的,但由于请检任务不均衡,排队时间长。公司其他部门对化验室的准时交付问题意见非常突出。笔者以自己辅导过的一家化验室进行分析。

首先,化验室的任务包括3个来源:车间的每日请检任务,原料仓库的请检任务,其他任务,包括GMP认证要求、洁净水等。

任务1相对均衡;任务2有明显的周期性,月初/月末会集中到料,集中检验;任务3是非固定的。

然后利用宽放抽样对化验室人员的作业时间分布进行了观测,发现人员利用率明显不高,早上晨会后班长进行作业分配,然后8:30-10:30天平室空间非常紧张,天平室共6台天平,后面的人员要等待前面的人员用完天平后才能作业,等待时间常常超过45分钟,通过增加了一个天平室和3台天平,作业员的作业交错分布,降低了排队等待时间。如图12-8所示。

图12-8抽样作业时间

还发现一个问题是16:30下班,但很多化验员14:30以后就已经完成当班作业,后面一个半小时是空闲的。每名化验员每天只处理1个品种。这个主要是由于一个品种的待检验批次数量是不固定的,如果车间一个品种只生产一批,那么化验员当日只检验一批,上午该批物料就能进行液相检验,下午时间就会空闲,如果一次检验8批,化验员还是能够一个班次完成,但通常会作业到17:00左右才能完成。如果是先进行大批量的化验,基本是夜班里面液相设备作业。

后面经过数据分析,进行了大小批组合作业,即每名化验员2天完成2个小批和1个大批检验任务。 第一个班次先做1个小批的作业,然后进行第2个大批的准备工作,在第一个小批的液相检验完成后,先将第二个大批作业的任务上到液相仪器,然后第二天早上来整理报告,第二天下午进行第三个小批的作业。

通过这种模式,1个作业员从1天1个品种提升效率为2天3个品种,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

改善前如表12-18所示。

表12-18改善前检验

改善后:通过提升效率,有效降低了排队周期时间。如表12-19所示。

表12-19改善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