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通过实施合伙制留住人才

第一,推行合伙人制度,把职业经理人变成阿米巴合伙人。企业要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把公司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

第二,完善培训体系,为企业的未来储备人才。企业也应抱着开放的心态,若项目切实可行,团队过硬,鼓励内部创业,实现企业裂变式地发展。

第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通过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及引入合伙人机制,调动人才的自我驱动力、创造力,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进步的协调发展。

第五,为更好地保留和激励核心人才,企业要将核心人才的个人损益与企业损益挂钩,即“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第六,通过合伙人选拔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谁创造谁分享”原则,充分尊重人才。

【案例分析】

海康威视的合伙人机制与跟投计划

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成长,而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效果。在“持续改革、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时间的构思,2015年,海康威视管理层提出了“创新跟投”的方案,突破了原有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限制,成为市场化竞争国企改革创新的重要试点。公司和员工按6∶4的股权比例共创子公司,将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变成“创业合伙人”,共享创新业务发展带来的成果。

一、核心员工跟投计划

在创新跟投的制度里,核心就是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就是员工跟公司一起承担创新的风险,也能分享创新的成果,这样就把员工的命运、员工个人的财富和公司的利益、公司的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

创新业务子公司核心员工跟投计划:两层级平台动态激励增量创新业务。

创新业务子公司层面强制跟投:此员工跟投平台,系由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创新业务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组成。跟投创新业务子公司40%股权,从而强制跟投各类创新业务,确保海康威视核心员工与公司创新业务牢牢绑定,形成共创、共担的业务平台。

创新业务子公司某一特定创新业务层面自愿跟投:此员工跟投平台,系由创新业务子公司核心员工且是全职员工组成,参与跟投某一特定创新业务,旨在进一步激发创新业务子公司员工的创造性和拼搏精神,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行业惯例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人才吸引、人才惯例模式。

动态激励:跟投平台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增资,增资部分的股权根据特定规则重新分配给所有核心员工。因此,跟投平台的员工持股比例将每年调整,跟投平台会逐步成为员工持有创新业务子公司股权和股权增值权的动态管理工具。

激励对象与激励平台始终合而为一:不论直接或间接方式持有的股权,创新业务子公司跟投平台的股权或增值权原则上只能由公司或子公司员工持有。不论何种原因(符合规定的退休及执委会同意的例外情况除外),一旦员工与公司或创新业务子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该员工持有的跟投平台股权或增值权即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转让给平台指定的主体。

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潜力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持企业活力、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是海康威视管理团队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海康威视是如何挖掘、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呢?

2016年12月24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公司2016年度股权激励对象共2936人,其中最基层的2683名核心骨干员工,每人平均被授予1.64万股。

这样的激励机制,是海康威视常规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之外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切身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力。  

近几年,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用户对智能家居、民用安防产品需求巨大,目前,公司的互联网视频(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红外传感、智慧存储五大创新业务,已通过跟投平台在积极推进,拓展了企业发展的更多空间。

除了股权激励、创新业务跟投,公司还有特别贡献奖、技术创新奖、关键岗位人才培养机会等20多项激励措施,基本覆盖所有部门,多维度地有效保障公司人才的能力成长和创新活力。

三、构建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海康威视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万人,公司先后推出“新人训练营”“鹰系列—飞鹰计划、鹞鹰计划”“孔雀翎—翎眼、翎心、翎羽”、核心人才培养机制等制度,已经构建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

海康威视在2012年、2014年、2016年连续推出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涉及员工近5000人次,如此大规模的股权激励在整个A股市场都是不多见的。更多考虑覆盖的面,向一线的骨干员工倾斜,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分享公司成长的成果。

公司年年增长的业绩,以及可观的利润分配,让参与股权激励的员工都有了实实在在的不菲回报,2012年首批参与的员工,如今浮盈已经超过了十倍。

海康威视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的形式。对于少量高端人才、领军人物,委托猎头招聘,推进“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引进模式;对于新项目或急需突破的项目,大胆引进团队,推进“人才资源几何式增长”的引进模式。比如此前引进高德威研发团队、2015年推进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引进目标等,均有效提高公司在新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度。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致力于打造“育人、留人、用人”的完整体系,全面培养人才,建立起涵盖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价与改进等环节的完整培养体系。

海康威视目前已经自建了超过700门的内部标准课程,内部认证讲师也超过200余人,开设网络学院,推广自主学习,针对关键人才设立新人训练营、鹰系列、孔雀翎等培养机制;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培训和提升活动,并打造 管理、专家 职业发展双通道,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形成了完整的后备干部培养和储备机制,持续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核心人才的需求。”贾永华称。

三是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在职能部门的考核激励机制中,建立了综合量化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建立了灵活多元化的薪酬福利分配机制。对所控股的公司和事业部采取了“公司治理”的管理模式,通过董事会,将公司高管的收入和公司主营收入、利润总额、安全生产等关键指标项目的完成情况联系起来。同时,允许公司和事业部中核心骨干人才持股,将核心骨干人才的个人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海康威视在探索推进事业合伙人制度,鼓励企业核心人才主动承担风险,开拓更广阔的事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