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民营企业原有的执行力是非常差的,不可能依靠企业原有执行力落实数字化业绩改善会的改善策略。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企业都要靠数字化业绩改善会形成的管理闭环打造企业执行力。在解析基于数字化业绩改善会议打造执行力之前,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执行力的基本状况和实现原理。
很多企业家一提到执行力就跟我抱怨,最多的是很多决策给员工安排下去之后就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没了动静,自己不去问员工就不会过来主动反馈。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忙着忙着过了一段时间才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件事,连忙追着员工去问结果,结果员工说:“哎呀,当时出现了各种困难和意外,所以导致这件事没有执行下去。”员工不但不执行,反而借口很多,所以企业家心里很窝火。
由于安排的工作没有执行下去,企业家的决策就变成了空谈。大多数企业家的决策都是对于企业现状的改善策略。企业家的决策没有执行,基本就意味着企业不会做改善性工作,企业就一直原地踏步。
企业管理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一家企业在原地不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给竞争对手超越你的机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己不进步相当于对手进步了。所以,企业执行力不佳就等于企业所有好的改善策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都成了泡影,都是“水中花,镜中月”,企业也就停滞不前了,进而导致竞争力越来越弱,业绩也可能一蹶不振。这就需要我们去强化并提升企业的执行力,让企业能够真正强有力地提升执行力。
企业现在的执行力不佳,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家把执行力的责任甩锅给了员工。
很多企业家认为员工就应该自动自发地主动执行,于是给员工买了很多关于提高执行力的书,《某某执行力》《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等,又或者在朋友圈里转发《好员工应该如何如何》,这些老板过于迷信员工的主动性,希望员工都能有内在驱动力,目标明确,都能自动自发地工作,让我们来看看企业中有几个这样具备主动性、能动性的人。就算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最后都在什么位置上,要么自己做了老板,要么是企业的高管。
员工不可能积极主动地提升执行力,所以企业不能依赖员工自己的执行力。企业家把执行的责任交给了员工,实际上就是推脱自己的管理责任,这是企业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的思维。
要掌握执行力的主动权,企业就需要建设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执行管控系统。员工在其他企业执行怎么样无所谓,但只要进入本企业,每个员工在科学的执行管控系统下,都要具备强悍的执行力。这也是大部分强大企业之所以强大的核心原因之一。
根据整体管理的需要,企业的执行管控系统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流程的执行力;二是改善执行力。
前文提到,企业的执行过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已经有了标准了,那就要看员工是不是能够按标准去执行落实到位,这就是流程执行力;另一类就是企业还没有标准,需要先建设和完善一个系统化的标准,这时就要看在完善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执行到位,这就称之为改善执行力。
流程执行力和改善执行力相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首先是执行标准,这就涉及标准执行力,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产生的结果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改善策略。也就是需要进行改善,优化标准,这个优化标准的过程就是改善执行力的体现过程,因此这样就形成一个管理闭环。如图7-1所示。
图7-1流程执行力和改善执行力管理闭环
这个管理闭环是一个不断改善优化的循环过程,有标准然后有标准的执行力,执行后就会出现一个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分析问题,然后做出改善决策,在改善的过程中就是改善的执行力,然后再继续优化,其实这也是一个PDCA的循环。当企业真正打造出这种标准执行力和改善执行力的时候,也就实现了一百分的标准,100%的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