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与问题

企业未来的收益要靠今天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持续投入,遗憾的是中国企业重视新产品开发投入也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但怎么有效管理研发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梦魇。

中国烟草卷烟工业企业由于长期处于烟草专卖体制的呵护,和其它开放较早的行业相比管理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新产品开发管理方面更有必要进行优化或变革。当前中国卷烟工业企业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企业新产品开发缺少一套流程、制度、模板来指导,研发人员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工作随意性很大,谁来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结束等全靠感觉;

■没有明确的计划指导研发人员做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由谁来做没有要求;技术评审点和业务决策评审点不明确,想起来了或者能找到人就做评审,找不到评委或者领导要求时间紧就不举行评审;

■把新产品开发看作是技术中心的事情。认为新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财务、生产等部门的关系不大,让技术中心单兵独斗,以至于技术中心的研发人员研发产品时,往往只知道要研发什么价位的烟,不知道市场上要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只有关起门来想象烟民的吸味、烟民认可的包装等,另外在产品小试、中试时和生产人员协调困难,整个新产品开发周期拉得很长;

■对研发人员的职业设计均是按照行政职务来管理,导致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本来技术专长的人员技术工作做好了,公司为了体现其成绩,也配以行政领导职务,最后是技术没有时间做,行政管理也没有做好;

■绩效考核由领导拍脑袋进行,领导看到的人、熟悉的人绩效好,看不到的绩效考核受到影响;

■闭环管理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产品开发管理也着手制订了一些程序文件或者制度,但制度的执行要靠监督机制来保障,由于没有形成“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和制度监督”的闭环管理,导致出现了公司制度虽好,但没有人去执行的局面,流程制度在企业形同虚设。

以上问题的存在,是和中国卷烟工业企业在专卖体制的保护下相对封闭分不开的,企业发展压力不大,动力不足。

中国加入WTO组织,对烟草业的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烟草在品牌层面采取“扶大闭小、扶强蔽弱”是历史的必然。然而组织的规模越大,对管理的要求越高,单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做法将不能适合“按订单供货机制”。中国烟草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和国际烟草接轨是趋势发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