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订单出货模式——如何管理及考核成品库存

订单出货模式的成品库存管理及考核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生产部按照客户订单要求的交付时间将产品生产出来,但到交付日期,客户推迟提货甚至取消了订单。这些库存该考核哪个部门?考核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说:“代理商渠道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品库存,没钱继续提货了,而且市场波动大,某些型号库存高,另外一些型号库存低。”考核主计划员?主计划员说:“我是按照销售部的要求进行的生产,订单生产模式下降低成品库存难度极大,更重要的是控制风险,避免客户订单调整造成的呆滞品。”

那么,销售部能否管理代理商,确保代理商按照订单提货?

对于品牌商,代理商下达订单后,企业组织生产,如果代理商不提货,企业可以进行考核,还可以将这些产品发给其他客户。风险主要在于C类产品的订单,当代理商取消订单,这些产品就变成呆滞库存。

此外,一些产品的生产讲究经济批量。对于化工产品,每次切换设备都会损失原料,费用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以复合肥生产为例,切换一次设备的综合成本高达3万元。所以,生产部会设定一个经济批量,这会导致产生较高的成品库存。如果累计订单低于经济批量,生产部根本不安排生产。

对于机加工零件,经济批量主要是设备切换工时,一道机加工工序时间不过10秒,切换一次需要1个小时,小订单根本不够支付加工成本。

对于陶瓷马桶,由于一副模具生产出来需要连续生产90天,以一条产线16套模具,产品会连续生产1440件。如果该产品需求只有每月100件,多出来的产品就成为成品库存。

库存管理的重点在于C类产品的库存管理和生产经济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