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留住人才的几个妙招

考察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一定要从时间的维度看,林枫到Y公司一年后,他的团队成为公司内人员最稳定、团队士气最高、能力提升最快、绩效最突出的部门。公司内不少管理者都向林枫请教是怎样保留住人才的,因为他们的部门人员流失严重。

于是林枫专门开展了一次赋能培训,给管理层讲授自己保留人才的经验。具体的内容如下:

第1让员工有进步。对员工成长的关怀是最好的关怀;员工感觉最好的时候,不是做熟悉的事情,也不是做完全新的事情,而是有一部分熟悉,又有一部分新的事情,这样他是进步最大的,也是他做事情的“甜蜜区”。

另外,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学习及到外部学习,比如林枫鼓励HR团队积极参加外部的论坛,只要员工想去参加,基本都会批准。要让员工知道,主管是鼓励他成长的。

鼓励员工勤于总结,不要淹没在日常的例行工作中,被忙碌的工作麻木了神经,这会让执行工作成为一种惯性的动作并失去了思考;而要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寻找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不断总结经验去把事情做得更好。他建议员工每做一件事情都打一个小结,小结打多了,慢慢就结成了一张网,可以去“网鱼”了。在工作中注入“用心”,让工作变得有意义,这才是工作成就感的持续来源。

第二,让员工有价值感、有力感(是相对于“无力感”而言的,就是成就感)。如果员工持续感觉到,他无法改变现状,使不上劲,这是很可怕的,管理者要让员工感觉到,他是可以对身边的事情、身边的人、身边的局面,有所改变的。

作为管理者,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做,首先就是倾听员工的话,而且要听进去,理解他的话,并且对其中合理的部分给予赞同。另外,要让员工对身边的事情有改变的能力,帮助他去实现这些改变,也让他能改变自己的上司,当员工感觉到他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上司的时候,他会非常有成就感。

第三,保持公平客观,对事不对人。所以,当团队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力求客观,对事情本身进行讨论,而不要对人进行评论;同时,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一定要尽量摒弃自己的主观印象,而是通过事情本身去判断人。当讨论事情有分歧的时候,就与对方说“让我们回归到事情的原点,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去看看——为什么我们要去做这个事情?我们最初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你就会尽可能客观的来看待这个事情。

第四,尽量给予员工人性化的关怀,从细节上用心去做。比如,对员工做得比较好的事情,及时基于正面的肯定,可以是口头上的赞扬,也可以在微信群里“点赞”,或者给员工送一些小礼物(比如一本书、一个小零食、一杯咖啡或奶茶)。

有一个案例是,HR部门获得了一笔业务业务部门分的奖金,林枫第一句话就说:“我自己就不分了,全部分给大家。”这样会让员工觉得你是无私的,你是真正关怀他们的。

第五,对上争取资源给团队给予支持。对上,要给团队争取更多的利益、更多的资源,这样团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特别是当他们有困难来找你的时候,你能从自己的角度给他指导、给他资源,甚至帮助他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

第六,原则性领导,你要逐步建立起你的管理原则、管理标准。通过一件一件的事情去树立起来你的管理原则和标准,逐渐让你的团队知道你的原则是什么?你的标准是什么?慢慢的,整个团队都会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你的团队就会形成你个人鲜明的特色。

第七,信息要及时同步。林枫有一个习惯,就是“信息同步不过夜”,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及时告诉你团队的相关成员,他们知道这个信息后,就可以往前推进工作了,团队的行动节奏就会加快。

第八,当下属来找你的时候,放下手里的活,第一时间来处理下属的事情,这会让员工感觉到很受重视。

永远把下属的事情当做重要的事,当你帮助下属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他就不会停在那里,而是继续往前走;当你把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下属都解决了问题的时候,获得反馈的下属会继续往前走,你的整个团队都在不断的往前走,就不会因为你没有帮助下属解决问题,或者你没有决策,而导致他们只能停留在原地。

林枫说,有两类人来找我,我是会第一时间处理的,第一类就是高管,比如CEO和其他的高管,第二类就是自己的下属——他是把这两类人基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对待的。

第九,塑造团队文化。“有什么样的分享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质量。”——对于团队文化也一样,对于团队管理者而言,要考虑在团队内提倡与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里面,开放、分享、交流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团队输出“产品”的质量。

从林枫个人的实践经验看,对事严苛、对人柔和、简单高效、开放分享的团队文化,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通过“管事”去“管好人”,通过“做事”去“带人”,通过客观的处理一件件的事情,把人一点点带起来,在做事中把人的价值观带好、塑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