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家、创始人接触越多,林枫越认识到企业CEO的战略定力是极为重要的,他就是企业的中流砥柱、精神根基。他的战略判断,并对该判断的坚信、坚持、推动落地,让人不断看到积极而美好的改变,形成企业所有干部、员工的信心之源。
HR高管作为CEO的左右手,要时刻站在CEO的身边,帮助他看清楚、看准确方向,做他的坚强后盾,成为其勇往直前的护航者。
有一个词叫“知止”,“止”是终点的意思,因为你知道终点,所以才知道路该怎么走。
“知止”源自《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部分时候,“虑”可以理解为思考和计划,是所谓的战略规划,而“虑要有所得”,前面还有这么重要的三步:止、定、安。
CEO最难的是什么?“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而这两个的前提都是知止、有定、有安,有这三个才能有虑,因为心安才能虑、得。看得越清楚,才越不为外界所惑,越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所谓“定力”,就是一种坚定、稳重、执着的力量,主要指一定主体的状态、性格、气质等。“战略定力”是指一定组织及其领导者的定力。
“战略定力”,首先是体现在战略目标的设定上面,体现为明确的战略目标。任何战略都有自己的总目标,一切战略上的部署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战略目标不仅要明确,更要正确,这是更重要的。很多企业因为战略目标错误而导致重大失败,也有很多企业因战略目标设定正确合理而取得最终成功。
基本的战略步骤的确定要慎重,要经过认真测算和反复论证,然后加以确认。而在经过这样的确认后,就要保持稳定,不能随便改动。所谓“战略定力”,在此就体现为对战略步骤的确认和持守,必须通过战略谋划来避免大的战略风险,特别是那些颠覆性的风险。
战略的设计和谋划完成之后就是战略实施。只有将制定的战略付诸实施,才能实现最后的战略意图。因此,关键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又在于执着。这是“战略定力”的落脚点和归宿。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不容易,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考量和反复研讨,那么战略的实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曾国藩就是一个很有“战略定力”的人。李瀚章在评价曾国藩时曾说:“其过人之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动。”曾国藩这个人的过人之处,在于一旦看准了,就能够坚持定见,不为种种浮议所动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略定力”极强。
曾国藩曾说:“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浮议摇撼。”凡是提出一个计划,开始一个行动,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来动摇你的决心。
“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如果刚刚受到挫折,或者听到别人不切实际的议论就心情沮丧,改变计划,那是成不了事的。
对于经营者而言,业务是变动的,外部环境是变化的。因此,也许企业CEO容易变化,容易受到不确定性环境的影响。而人力资源工作是相对稳定的,组织能力是稳定地支撑着企业发展的,所以HR高管更能从稳定的视角去看待企业的发展,更能看到一些底层的、本质的东西,比如人性、文化、组织规则等。
HR高管应抱有一种坚持、一种定力、一种意志、一种“倔强之气”,在企业CEO需要的时候,或者在他被行业竞争逼得往后退的时候,能够用手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放心,领导,我在这里,我带着队伍和您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