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1)假冒建设单位名义或虚构工程项目与他人签订工程类合同,骗取工程保证金等款项。(2)挂靠人员以被挂靠单位名义,虚构建设项目骗取工程保证金等款项。(3)总包方通过虚报工程量、隐瞒单价、虚构合同和结算材料骗取建设单位工程款。法律后果(1)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非合同履行过程中诈骗公私财物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如果与存在上述诈骗情形的单位进行合作,可能会遭遇诈骗,工程款/履约保证金存在无法追回的风险。防控措施(1)签订合同前,需提高风险意识,对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诚信情况、经营状况、资产实力、履约能力等进行核实了解,避免与失信企业、经营不善的企业进行交易,防止对方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进行欺诈。(2)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无法如期付款、因客观原因需要改变合同内容等情况时,需及时与合同相对方进行沟通,共同协商解决办法,避免无故不履行合同义务,防止被对方认定为合同诈骗。(3)在结算过程中,应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实事求是,避免发生因存在虚构工程量、虚增费用等情况而被对方认定为诈骗。(4)总包方与建设单位因施工中存在的停工损失、变更等费用不便直接签证确认,而双方达成以其他方式进行补偿,特别是以虚增某部分的工程造价的方式进行补偿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否则一旦建设单位反悔否认双方达成的默契,反以诈骗罪追究总包方责任。(5)时刻关注合同相对方关键信息的变化,如履约能力、资信能力等,及早发现并处理,防止被骗。(6)提高法律意识,规范公司员工的对外代理行为,禁止未经审批擅自加盖公司印章,或未经审核随意对建设单位或分包方提供的文件进行签字确认。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出自《主道》)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据此得出君主要法道的结论。如何法道呢?看问题要看其本原,判事之成败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准则。本原和准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性的因果关系,有此因则有此果、知此因则知此果。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出自《功名》)遵循自然之道,推行源源不断的政令,所以叫做明主。【评】:“道”这个概念,用现代词汇翻译,勉强可以译为“客观规律”。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同两千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古人描述道时的举例的很多现象现在都可以更科学地进行解释了,但我们现代人并不能因此说古人创造的“道”这个概念是错的,或者过时的。体道有多种途径,所以古人在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下,能制定出天文历法,即是一例。且中国古时学问多重在人生界,当世人性与古时人性无异,古时人生、人性研究成果便有当世价值。法道而行的难点,其实不在于知道要循道、顺道,而在于个人理解的“道”是什么。所以在实践中,这是很容易走入误区的,即你以为你所做的符合道,而其实你错了。所以一定要在体道上下功夫,体道不是一时一刻的功夫,而是一生一世的功夫。如何下这个功夫?法家不太讲功夫论,但儒家讲功夫论多,可以用儒家的功夫,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论语》和《中庸》)。韩非子提出以道为师的意义有二:一是让领导者有所敬畏。不要因为权势在身,而纵性逞欲,行事不做分析、不做论证、不计后果,置组织的利益、众人的得失与感受、未来的利益于不顾;也不要因为一时之成绩,就感觉老子天下第一,罔顾现实、倒行逆施、指鹿为马、为所欲为。人一旦把自己当成神,基本也就处于癫狂状态了,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ThosewhomGodwishestodestroy,hefirstmakesmad。”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说:“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二是让领导者意识到人必有自身的不足与局限,必须勤以学习、宽以纳谏、缜以思考、慎以决策,才能不远道、不悖道。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说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是什么意思?”孔颖达做了解释后又说:“非独匹夫如是,帝王亦然。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注:蒙童时代就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治民理政,不以苛察为明,容物亲众。’若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下情不通,取亡之道也。”
传统媒体时代,大型媒体将新闻放在头条,就是头条新闻。互联网时代,这个原理仍然适用,毕竟,任何时代都有大咖,都有中心化媒体。还有一类头条,占据头条很偶然,是同频共振的结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某老师的一封辞职信,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这封辞职信走红,是偶然中的必然。说它偶然,仅仅是因为一位朋友觉得有意思,拍摄辞职信后发到网络上。每天发到网络上的这类信息多得很。说它必然,就是因为它太容易引起共鸣了。有共鸣,就同频。有同频就有可能共振。互联网时代,大量头条就是同频共振的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情绪共鸣,就是互联网传播的同步共振。情绪共鸣是移动靶在传播领域,传统中心化的媒体力量减弱了,新的中心化又产生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小中心。自组织、自媒体盛行。自组织、自媒体,意味着传播力量分散了,产生头条更难了。都知道段子、养生的文章受关注,生产的量大了,传播量就被摊薄了。尽管中国人天天抱着手机,但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都知道扎心的文章容易上头条,有人写了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上了头条,你写条更扎心的文章试试。传播奉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别人用过的,你做得再好也无法上头条。每天都有头条,但每天的头条都只有一条或那么几条,争夺的人多了,进入头条的门槛就高了。齐步走,能让桥梁断裂,是因为齐步走的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一致,这有极大的偶然性。传播的情绪,与社会情绪共鸣,这仍然有极大的偶然性。特别是社会情绪是不断迁移的。社会情绪共鸣是移动靶,把握社会情绪很难。商业情绪刚好与社会情绪共鸣,非常难。C端传播难复制,C端传播规律难把握,就是因为社会情绪是移动靶,而商业传播刚好与社会情绪实现同频,很难。刚好同频了,其实有偶然性,难复制。注意力资源稀缺任何一个时代,注意力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当然,因为技术进步,人们获取信息时间和数量在增长,但没有改变注意力资源的稀缺。自组织、自媒体、自传播时代,信息的生产量增加了。因为注意力资源的稀缺,传播资源薄了。任何时代,大众关注的头条数量永远是恒定的。社会注意力资源是恒定的不会因为自媒体时代,传播量大了,头条就更多了。具备上头条的传播很多,因为头条数量是恒定的,所以,传播引爆的临界点会越来越高。达不到传播的临界点的传播,是无效传播。因为传播资源被摊薄,更多的传播无法达到传播的临界点。传播达不到临界点就边缘化了。传播,要么引爆,要么哑炮。互联网传播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0,要么是1,没有中间状态。这也是互联网传播让人困惑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互联网传播都希望创造奇迹。只要形成奇迹,还有可能引爆第二轮的现象级传播。
数见久待而不任,奸则鹿散。使人问他则并鬻私。译:君主屡次召见一些臣子来让他妈长久地等待在身旁而不任用他们,奸邪之人就会感到害怕而像鹿一样逃散。派人去办事,而又通过另外的事来询问就不敢弄虚作假了。(出自《内储说上七术》)疑诏诡使,即用可疑的命令诡诈地使用臣下,以考察他们忠诚与否,这是典型的诈术了。其原理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我的信息多,对方信息少,我以此而慑其行为、察其忠奸。我觉得诈术不可乱用,也须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否则副作用很大。且疑诏诡使,上对下可用,下对上也可用,所以后世朝臣、皇子多有买通皇帝身边宦官了解内幕消息的。韩非子举的案例如下:故事1:庞敬治市庞敬是个县令,他派遣管理市场的人员去巡视,而叫其中的主管人员中途返回,站了一会,但并没有什么可告诫的,最后还是让他走了。市场的管理人员以为县令对主管有所指示,而对自己不予信任,因此再不敢做奸邪的事了。【解】:诈使生疑,因疑而恐,因恐而守矩。故事2:东周君寻簪东周君丢了玉簪,让官吏们去找,三天没能找到。东周君又派人寻找,结果在居民的房子中间找到了。东周君说:“我的官吏都不做事。找根玉簪,三天没有找到;我派人寻找,不到一天就拿回来了。”于是官吏都震恐不已,认为君主神明。故事3:商太宰治市商太宰派遣年轻的侍仆到市场上去,等他回来后问道:“在市场上见到了什么?”侍仆回答说:“没见到什么”太宰说:“虽说如此,究竟见到了什么呢?”侍仆回答说:“市场南门外牛车很多,仅能勉强地通行。”太宰就告诫他说:“不准告诉别人我问你的话”。于是太宰召来市场官吏并责骂说:“市场门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牛屎?”市场官吏很奇怪太宰知道得这么快,于是开始惶恐小心地对待职守了。
互联网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舞台,横跨全球,日夜不休。普通的人生表演,观众局限于日常范围。互联网表演,在紫禁之巅。全球瞩目,谁都有机会一夜惊天下。然而,表演无限,观众精力有限。轰动的可能性百分之百,平摊到每个人,依旧趋于零。于是,现实中的富豪和明星,始终是网络上的红人。他们是名人中的名人。但名人不是网红。网红是新型俏货。货源充足。价格便宜。数量众多。易于买卖。这种定义,莫说网红自己,大踏步奔向网红之路的网友们,也绝不答应。不过,从事网红生意的人,都能会心一笑。互联网,是个超级娱乐市场,买主无数。传统专业演员,完全不够用。网红,就是互联网演员。不分专业和业余。红了就是红了,没红觉得自己红了也算红了,想红的一不小心也红起来。红完就完,从不奢望霸着舞台。专业演员根本做不到,也看不懂这阵势。仅仅“不靠业绩就能红”这一条,就让富豪和明星绝望。哪有这种道理?互联网上到处都有。网红能红,必有道理。骗谁也骗不了网友。网友认可的,不是东西也是东西。在网友们的眼里,除了沙子,什么都揉不进去。这网红,就是沙子。他们遍布网络直播室,成千上万,层出不穷。沙子与傻子,音同字不同。义同吗?很多学者已展开研究,这种课题的经费,比较好申请。据说,最新成果已通过答辩,说沙子就是傻子。学术上叫“音同义通”。当然,不全是傻子,只是会装傻。这是真功夫。网红令人追捧,有个最大的原因:他们是裸奔在网上的普通人。不普通也要假装普通。本色演出。这是网民大法。普通人的尊严,是九五至尊。社会离了他们不转。史上大革命或大动乱,全能证实。因此,网红的胃口都不大,只想用自己的名字刷个屏。你让我出了名,可以用我赚钱,我不在乎。十多年前的小胖,仅仅是斜了空气一眼,就成了网红。但人家不靠这个活着。至于芙蓉和凤姐,我曾在书里分析过,这回不谈。她们的共性是,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尽情表现自己。这是网红传统,也是网红基因。网红的产生,合乎自然律:独一无二。也契合互联网的逻辑和价值:做自己。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各国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国家力量+企业”的联合竞争态势。思科前CEO钱伯斯说,“美国是思科的后院”。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自强,首先要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态度。华为总裁任正非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说:“我们是一个中国公司,我们肯定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我们肯定热爱祖国,但是我们不会去危害别的任何国家。”2013年的换届之年,某位非政府组织(NGO)的女企业家批评中国企业家领袖柳传志先生在时局面前不作为、不出来说话。随后,柳传志先生在央视采访中表态:“联想实际上就是在中国改革的环境中不停地适应环境。当大环境合适,我们就努力发展;当大环境不适合的时候,我们就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环境……我只能服从环境,我从来没有想过说坚决要给环境动个手术什么的,我没有这雄心壮志,也不敢……大的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我是一个改革派,之所以到今天还算成功的话,因为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在大是大非面前,柳传志先生以其在中国企业界的权威地位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群体的政治正确和政治安全,这一点历史不会忘记。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关头,拥护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正确,也是对企业家智慧和勇气的考验。2.保持全球化的眼光,坚持开放进取自产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全部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巨头无一不是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从南半球非洲的好望角到北半球的阿拉斯加,从东半球的爪哇岛到西半球的巴拿马,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资本主义的冒险和进取精神。几百年来,一批批冒险者走出母国的温柔乡,历经艰险,到世界各地去发掘贸易商机,勘测资源宝藏,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积累了巨额财富。反观中国企业,就全球市场而言,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被人熟知的不过是华为、中国银联、联想等少数几家企业。尽管当前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依然大得很(抛开美国市场不说)。中国企业唯有走出小富即安、偏安国内的舒适区,走向“一带一路”国家、走向世界,才有可能成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产业王者。3.战略上避免线性思维,做好应对方案在和平环境里,中国企业的战略思维是线性的、简单的,是今年增长多少、明年再增长多少,从来没有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放在战略考量的范畴。这种单一的线性思维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面前,无疑是脆弱的,因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突发的“黑天鹅”事件极有可能将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条件和基本假设突然打破,比如爆发战争或贸易战,核心零部件供应中断,底层软件被禁用,等等。针对这一点,唯有及早做好预案,“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2012年,华为总裁任正非指出,“华为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Phone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这些话说于2012年,一流企业家的远见和危机意识可见一斑。4.跟随国家产业政策,脱虚向实,助推产业升级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必然要求国家更加重视高科技行业和先进制造业。毕竟一旦发生战争,我们无法靠房地产的板砖取胜。因此,脱虚向实、军民融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可以预见,在众多高科技领域,国产替代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这将给那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中国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产业机会。相反,那些仅靠组装、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将缺乏后劲和应对激烈竞争的护城河。5.强强联合,抱团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全球化时代的竞争,首先是企业技术实力和对供应链掌控能力的较量。为了避免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受制于人,中国企业应更加注重强强联合、共同发展。例如,京东方与华为合作研发OLED屏幕,打破了日韩产商在此领域的多年垄断地位,中国液晶屏幕从此不再受制于人。再如,“中兴事件”后,华为撤回对中兴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彼时贴身肉搏的竞争对手,此时雪中送炭。另外,阿里巴巴也第一时间宣布全资收购国内芯片公司,打造“中国芯”。蚂蚁金服支付宝也与华为终端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金融支付的联合创新,发挥双方优势,为用户创造更加安全、快捷、创新的支付体验。6.应对世界强国的竞争,企业界应积极为国家献计献策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今各国的产业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国家力量+企业”的联合竞争态势,这就要求中国企业界的龙头企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应该积极为国家产业未来发展、为赢得产业竞争献计献策。产业安全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参政议政首先应着眼于国家的产业安全。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无疑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届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相关部门在处理这些涉及国际竞争的经济事件时,也应该多听听产业界的意见。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们制裁我们的企业,我们也可以制裁你们的企业;你挟国家力量来打,我也可以挟国家力量反击。斗争的结果无非是坐在谈判桌前谈判,一位迁就退让,只能自废武功。7.依法维护网络舆论,保护产业及企业声誉近年来,中国网络舆论的怪现状并不鲜见。例如,只要涉及中药,网络舆论的基本观点几乎都是中药有毒、中医是伪科学,似乎西药无毒副作用;只要涉及外资品牌的负面报道,都能快速平息,只要涉及中国企业的负面报道,则久难平息。这种网络舆论的“黑蝴蝶效应”和“黑洞效应”频发的直接原因在于,一些资本以流量为投资条件,默许、纵容甚至鼓励不法自媒体酝酿炮制热点事件,或攻击产业,或攻击知名企业产品和服务,或高层人事变动,以达到造谣诽谤、“妖魔化”中国产业和企业的目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个产业或龙头企业的声誉受损,几乎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近期有不法自媒体造谣伊利乳业董事长被调查,首先受影响的是上游牧民银行贷款受限,牧场经营几乎限于困境。网络舆论就是制空权,失去网络舆论的控制权和疏导权,甚至比失去制空权更可怕。中国现有体制、文化、产业和企业都缺乏基本的网络观点,也严重缺乏自己的网络媒体阵地和支持观点的意见领袖,因此急需在网络战线上构建自己的防导体系和防卫阵地,依法捍卫正当权益,剪除谣言的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