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杨柳.经济转型期员工积极性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3]权炳钧.新形势下调动基层央行员工积极性的思考[J].青海金融,2007(9):49~50.[4]魏方.调动员工积极性重在“调”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3):94~95.[5]张秋娟.“四心”调动青年员工积极性[J].中国石化,2011(7):80~81.[6]陈庆玲.构建优秀企业文化提高沟通效率[J].当代经济,2007(9):35~36.[7]马艳丽.构建企业员工职业发展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8]肖炳烜.基于组织协同的战略实施整合模型[J].生态经济,2010(8).第二章[1]郝文杰.中国企业可不可以“阿米巴”[J].HR经理人,2011(4).[2]王建坤.解秘“阿米巴经营”[J].信息网络,2008(5).[3]杨志平.儒家式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09(6).[4]三矢裕,谷武幸,加护野忠男,曹岫云.创造高收益的阿米巴模式[M].刘建英,译.东方出版社,2010.[5]王军亭,黄瑞芬.海尔SBU经营机制探讨[J].企业活力,2008(4).[6][12]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M].陈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7]吴宇,鲁灵敏.技术人才激励法宝[J].管理@人,2006(1).[8]程海涛.阿里巴巴:正确的做事[J].首席人才官,2010(1).[9]刘晓曼.民生银行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10]董文标.民生银行的商业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2(19).[11]尹晓磊.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融合——阿米巴经营、理念哲学与京瓷企业文化特征[J].日本学论坛,2003(2).[12]杨丽君,陈维政.“安利”激励机制的剖析[J].价格月刊,2006(6).[13]稻盛和夫.如何划分阿米巴[EB/OL].凤凰网财经频道,2010-10-9.http://finance.ifeng.com/leadership/dszj/20101009/2687979.shtml.[14]海尔大学.OEC管理手册,2001.[15]百度社会招聘.了解百度[EB/OL].http://hr.baidu.com/static/brand.html.[16]阿里巴巴.关于阿里巴巴[EB/OL].http://page.china.alibaba.com/shtml/about/ali_group3.shtml.[17]海底捞火锅.海底捞公司介绍[EB/OL]http://www.haidila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65.第三章[1]朱青松,陈维政.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实现度匹配及其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5):629~634.[2]曾湘泉,主编.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郝文杰.中国企业可不可以“阿米巴”——模拟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思考[J].HR经理人,2011(4).[4]《中国企业家》官方博客.年度管理话题:该不该让听见炮火的人决策?[EB/OL].2009-12-04.http://news.chinaunix.net/blog/2009/1204/127613.shtml.[5]李家龙,李家齐.对自我管理现实意义的探索[J].经济师,2009(1).[6]肖余春.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1(6).第四章[1]朱青松,陈维政.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实现度匹配及其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5).[2]候惠夫.经营哲学创造的奇迹[J].管理学家,2008(12).[3]史璞.和谐管理与人心演变规律研究[J].经济经纬12007(5).[4]赵曙明,杜鹏程,主编.《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罗伯特·海勒.《彼得·德鲁克》[M].崔权醴,张军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苗莉.打造企业命运共同体[EB/OL].2010-7-10.http://www.pfda.com.cn/news/10dmf/rep_06_miaoli.html.[7]百度文库.企业实施阿米巴经营,需解决“哲学共有”难题[EB/OL].2012-3-8.http://wenku.baidu.com/view/646c6e4afe4733687e21aa7c.html.[8]钟放.伦理学视角下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J].广东社会科学.2008(2):87~91.第五章[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中国经营网.海尔集团张瑞敏:颠覆理念催生新模式[EB/OL].2010-8-13.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13/143307.html[3]仇勇.张瑞敏到底在想什么[J].环球企业家,2010(8).[4]三矢裕,谷武幸,加护野忠男,曹岫云.创造高收益的阿米巴模式[M].刘建英,译.东方出版社,2010.[5]海尔集团公司.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N].学习时报,2011年10-31.[6]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M].陈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第六章[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张东.全面薪酬模型的发展[J].职业时空.2009(8):149~150.[3]赵永乐,王慧.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建立[J].东南大学学报.2007(1):52~55.第七章[1]杨国安.组织能力的"杨三角":企业持续成功的秘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李唯哲.战略执行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3]北京智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用“PDP”塑造合格管理者[EB/OL].http://www.zhiding.com.cn/wenji2.asp?id=398&tid=1.[4]陈胜捷.企业战略组织能力的提升浅析[J].上海丝绸,2012(1).[5]百度文库.组织发展和绩效改善策划[E/BOL].2011-7-25.http://wenku.baidu.com/view/0d36c4600b1c59eef8c7b4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