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管爱读德鲁克 零售巨头数字化转型操盘笔记 企业高管经营课 HR三支柱与业务型人力资源部建设
1 2 3 4
  1. 改变世界的管理学大师:管理学的奠基者
  2. 18-19世纪,技术改变世界,蒸汽机加速了地球的旋转;20世纪,管理改变世界,组织的力量创造出新的社会。面向未来,更需要回顾过去。本书对近代以来的管理思想发展,正本清源,揭示了管理思想的演化奥秘;辨谬纠错,展现出名师大家的真实风采。 本册内容集中于管理学的创立和体系构建,从亚当·斯密等先驱者谈起,对管理学创立时期的泰罗与科学管理、法约尔与管理学科、韦伯与组织理论做了深入发掘,对管理过程理论的后续升级和社会影响做了系统归纳。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先哲的智慧和思想的力量,可以领略到管理驾驭社会的走向和脉络,进而更准确地把握现实,更有力地走向未来。
  3. ¥99.00
    识干家自营
  1.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
  2. 如果您想在管理学著作中寻找巅峰体验,那么,切斯特·巴纳德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再适合不过了。初读此书的感觉是所有的字都认识,放在一起不知道他讲什么,一旦懂了一点他讲什么,就可能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引导着我们欲罢不能。 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由协作活动组成的系统,组织是一个类似“磁场”般的存在,这个认识超越了将组织视为人的集合体的定义。巴纳德深邃的思想可能源于,他与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有着密切的思想交流,以及他新泽西贝尔公司总裁和众多社会机构领导人的经历。已存的所有理论思考不能满足他感知到的世界,于是他自己写书,造就一本传世之作,建立了社会系统学派,成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建立者。 本书内容围绕着巴纳德理论的核心概念展开: 第1章讨论巴纳德思想的持续价值,介绍其理论的美感和有用性。第2-4章详细解释个人、协作体系和组织三个基础概念,这是理论最基本的假设。第5章介绍能率这个思考分析问题的独特框架。第6-11章解读巴纳德著名的组织管理三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激励)和信息的交流问题,其中还包含了对权威问题的探讨。第12章单独介绍非正式组织的问题。前面这12章构成了巴纳德组织理论的基础,即组织是什么,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相互有什么关联。第13-14章的内容,相对来讲偏重于实践,讨论了决策和领导两个问题。第15章是巴纳德对个人的基本假设。最后第16章则是巴纳德对于读他这本书的建议,告诉我们带着怎样的视角、抛弃掉什么固有的假设才能理解他的思想。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 【编辑严选】S
  2. 华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 任正非开创性的管理思想和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华为之所以不易被人理解,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其源头上摆脱了商学院式的理论框架,仿佛黄河源头的九曲十八弯,既有观察现实世界、不断实践的人性感悟,也有横贯东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洞察。 熵原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正非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任正非是较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业管理中并系统阐述的企业家。熵的概念是贯穿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一书精心选择华为内部针对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中的“熵”“熵减”等概念的讨论成果并编选成集,其中既有华为高层在管理理念层面的反思,也有中层及一线员工践行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无限贴近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从而获得激发自身组织及员工活力的方法,更可以从中窥见华为组织活力的一斑。 目录 序言 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任正非)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篇 华为之熵,光明之矢 熵减—激活组织和组织的人 组织兴亡律与组织变革 新挑战,新思维—《领导力与新科学》导读(节选) 熵减—我们的活力之源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第二部分 业务实践篇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GTS实践之路 熵减之流程、质量与运营 流程之殇,业务之失 雪山上的夏尔巴—麒麟变革故事 跨越马里亚纳海沟—企业供应链业务优化,给2B 业务 带来2C 体验 过于精细化的绩效主义就是熵增 无路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 重塑组织信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个人活力是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基本保障—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思考 主官是组织导向熵减的关键因素 一切管理瞄准熵减 为业务创新注入新活力 唯有希望,生生不息 第三部分 百家争鸣篇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 用力跑,朝着相反的方向 挣钱难,花钱更难 华为能否走出战略无人区 任正非提了二十几次的“熵”究竟是什么
  3. ¥58.00
    编辑严选
  1. 管理的尺度
  2. 在管理实践中,既需要对组织进行西医式的体检化验,又需要对人事施加中医式的望闻问切。对于中国本土的管理者来说,体察国情,把握时势,感受氛围,拿捏分寸,既要逻辑推理和条分缕析,又要浮想联翩和心领神会。 管理者在经验积累中的领悟,对感性经验运用理性逻辑加以煎熬萃取,再以实践中领悟的管理之道驾驭行动,就能进入高水准的螺旋上升途径,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企业,在获取回报的同时造福社会。 本书作者讲授管理学三十多年,在教学中有所感受,日积月累,形成了这些课外杂谭。个人经验难免狭隘,个人感悟难免偏颇,但可给有心研习管理的人士提供某些参照。
  3. ¥88.00
    识干家自营
  1. 看电影,学管理
  2. 经典的电影能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但人们往往沉迷于故事情节而忽视了治道,热衷于场景动作而无感于事理。 本书通过对十六部电影的解读,揭示电影内含的管理之道,进而唤醒人们无意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第三只眼来重新审视电影,在热闹中看出门道,在艺术中洞察逻辑,在故事中把握情境,在生活中体味情理,最终通过电影来领略管理。 本书所选,多为回味无穷的老电影,每次重温都能得到新的感受;也有少量编撰改拍不尽人意之作,更可从中看到失误之源。看过电影再读书,可以激发反思;读书后再看电影,可以获得新知。
  3. ¥68.00
    识干家自营
  1.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3:领导修炼与文化素养
  2. 全书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历史之典故、政事、人事、政制进行管理解析。 以汉兴楚败背后的刘项素质差异鉴照企业领导者的自我修养问题;以汉文帝贾谊君臣相处之道鉴照基于互补的上下级最佳配合方式问题;通过古代帝王将相因地制宜运用权势旧事鉴照领导者用权问题;通过“鸿门宴”失策、古帝王“罪己诏”典故鉴照企业家精神问题;直述企业家如何从历史中学习管理智慧;通过周瑜鲁肃性格差异探讨领导者管理风格问题;通过分析古代政府内部分工与编制鉴照企业组织设计与人力规划问题;通过儒吏儒商文化分析探讨企业管理如何应用传统文化问题;最后是分析曾国藩为学修身旧事以济企业家自我学习、修身的心态和方法。 全书目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管理智慧。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1:组织建设与用人之道
  2. 全书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历史之典故、政事、人事、政制进行管理解析。 以历代朝廷对能臣、忠臣、佞臣的使用谋略鉴照当今下企业选人与用人;以储君制度与故事及继统君主的新政得失鉴照当下企业二代接班问题;以历代开国君臣故事鉴照企业创业团队管理问题;以各王朝权力模式变迁鉴照企业治理模式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以帝王御臣之术鉴照企业干部管理问题;以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迁鉴照企业人才招募与选拔模式选择;以地方政府运作旧事鉴照企业对分子公司的管控模式。 全书目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管理智慧。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3本套装
  2.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1》 全书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历史之典故、政事、人事、政制进行管理解析。 以历代朝廷对能臣、忠臣、佞臣的使用谋略鉴照当今下企业选人与用人;以储君制度与故事及继统君主的新政得失鉴照当下企业二代接班问题;以历代开国君臣故事鉴照企业创业团队管理问题;以各王朝权力模式变迁鉴照企业治理模式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以帝王御臣之术鉴照企业干部管理问题;以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迁鉴照企业人才招募与选拔模式选择;以地方政府运作旧事鉴照企业对分子公司的管控模式。 全书目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管理智慧。
  3. ¥279.30
    识干家自营
  1.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2:战略决策与经营运作
  2. 全书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历史之典故、政事、人事、政制进行管理解析。 以商鞅、李斯、周亚夫旧事鉴照“谋国与谋身”的决策两难问题;通过《隆中对》深度探讨企业战略规划问题;通过对符坚、隋炀帝之骤兴骤亡探讨鉴照企业战略冒进问题;以齐威王纳谏、韩信悲剧、汉武帝“巫蛊之祸”鉴照决策信息收集与领导者胸怀问题;以封驳制度探讨对决策者的监督问题;以历代制度创新得失鉴照企业制度设计中的人性与博弈问题;通过分析历史褒誉经典故事的负面效应鉴照企业决策的负效应度量问题。 全书目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重建中国自身的主体地位,促进西学与中学的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理性与情感的渗透,用中国话语说明管理智慧。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管理学在中国
  2. 本书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三个角度,以科学、坦诚、发展的视角对管理学流入中国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希望相关学者专家能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管理学,既要消除欧美中心的强势挤压,也要防范唯我独尊的不可一世,从对立的华夷之辨,走向寻求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而不同。
  3. ¥98.00
    识干家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