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管爱读德鲁克 零售巨头数字化转型操盘笔记 企业高管经营课 HR三支柱与业务型人力资源部建设
1 2 3 4
  1.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 【编辑严选】S
  2.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是企业头部、腰部、腿部干部的成长手册!本书内容源自马云管理思想总纲,历经阿里实践检验与百场中小企业实操验证。《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由11年老阿里人、阿里组织发展专家、原阿里管理三板斧项目经理、课程设计师张山领,阿里巴巴第二位HR、原阿里人力资源总监及阿里学院负责人张璞,茅庐学堂合伙人姜力三人合著完成。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是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独门秘籍,它建立在组织动力理论和行动学习实践的基础之上,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各行业公司管理者修炼的通用工具,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到各行业公司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持续提升自身领导力的行业精英。 目录 上篇 道、法、术:重新发现三板斧 1 源自化解内部管理危机的“三板斧” 三板斧是对学员心力、脑力、体力的修炼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点评嘉宾主要是“闻味道”“照镜子”和“揪头发”。有学员反馈说:上了那么多的管理课程,看了那么多的书,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在三板斧中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很烂的管理者,以前觉得团队的人离开或其他人的评价都是他们的问题,其实问题都在自己身上。 1.1 融资奇迹和国际化野心 1.2 第一次团队危机 1.3 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 1.4 三板斧的诞生 1.5 第一场三板斧 2 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道、法、术 马云当时火气很大,对他们提出批评,告诉他们Leader 就是“要在别人看到问题的时候看到希望,要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看到问题”,而且他还指出:“你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带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去说,否则大家都说有问题,还要你干什么”。 2.1 道:马云的管理思想总纲 2.2 法:“九阳真经” 2.3 法:心力、脑力、体力 2.4 术:九板斧 3 阿里巴巴干部管理机制 M 代表管理岗,相对应的是技术岗,用P 表示。M 和P 的职级体系从2001 年开始实行。当时之所以分成两条路径,是因为在实际的晋升过程中,一些技术大牛被提拔到管理岗后,发现其并不适合,带不了队伍,同时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也丢掉了。针对这种情况,马云提醒大家说:“不要多了一个烂主管,而少了一个好专家”。 3.1 干部的选拔 3.2 招聘与晋升 3.3 培训与轮岗 3.4 因人设岗 3.5 激励 4 未来 阿里巴巴每年开一次战略会,半年做一次战略Review,对已有的战略方向做评估和挑战。在每次战略调整之后,紧跟着的就是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快速响应战略的变化。阿里巴巴有一条价值观叫“拥抱变化”,即指导思想,也是行动指南。互联网企业调整组织的速度和节奏是比较快的,但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是巨大的挑战。 4.1 企业如何应对变化制定战略 4.2 如何让组织跟上战略的变化 4.3 现时代员工需求层次的变化 4.4 管理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 4.5 管理者的修炼 下篇 器:三板斧实战工作坊实操指南 5 三板斧产品的升级与迭代 任何一个组织要想良好地运转,都有三个关键要素,企业和机构也是如此,即需要从业务(事)、人才(人)、组织(系统)三个维度来分析和发展,最好能形成协同的发展。而三板斧就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来展开工作的。 5.1 三板斧的产品化 5.2 三大功效和双向修炼 5.3 三板斧的适用人群 6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操作框架 在真实的公司环境中,真的会有很多“假的”管理者。他们虽然是主管,手下有七、八个人,但是这七、八个人却在指挥着他干活,他每天忙得要命,手下的人在等着他给东西,这当然完全搞反了。这种情况在三板斧现场也出现过,只是管理者变成了专家,手下的这些人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被管理,所以说他是一个“假的”管理者。 6.1 常规角色设定 6.2 头部三板斧和腰部三板斧 6.3 腿部三板斧样本解析 6.4 三板斧实施注意事项 6.5 实战案例 /P182 后记 参考文献 /P188
  3. ¥68.00
    编辑严选
  1. 静水流深——何享健的千亿历程
  2. 本书是作者在美的十五年的工作里对何享健近十五年(1995-2009)的内部讲话资料进行整理与发掘而得。由于作者做过何享健的管理秘书,所以,可以获得最为真实、准确的讲话资料。本部书稿,是第一次展现何享健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经营哲学与管理思想,极富价值。 这部资料,集中体现了美的事业部制改革之后何享健的经营管理智慧,这个阶段是美的飞速发展的阶段,从中可以了解到何享健是如何一步步带领美的从几十亿走向近1000亿规模? 不言而喻,在这个阶段,美的一定是解决了某些问题、突破了某些瓶颈才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这期间,美的到底会面临什么问题?何享健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样?都能获得很好的回答,而且没有经过外界修饰。尤其是有很多困扰企业家的问题,如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接班人问题、集权与分权问题、职业经理人问题、制度与机制建设问题、集团管控问题等等,都能从中找到答案。
  3. ¥69.80
    识干家自营
  1. 集团化企业阿米巴实战案例
  2. 本书系统化介绍了“大组织做小、划小经营核算单位,机制自发化、小组织自经营”的阿米巴经营方式在国内企业中应该如何设计与落地的设计框架、设计方法、设计工具。 这种“能够让小规模的组织单位自主承担利润责任的经营制度” 会成为当今企业经营的一种趋势,然而国内众多企业在推行时需要在系统的方法体系上有所参照,因此作者综合了多年咨询经验和在某酒厂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心得将此书编写而成。 本案例的经验在其他快消品行业也适用。
  3. ¥98.00
    识干家自营
  1. 你不知道的加多宝
  2. 作为本土饮料行业领军品牌之一的加多宝,近几年来多次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几经风口浪尖之后,这家企业依然活跃于全国各地的终端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同时在饮料市场也占有一度的份额。它的成长故事不仅迂回曲折,而且还惊心动魄,深具代表性。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详细叙述了加多宝品牌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详述了加多宝从无到有的成长故事。第二篇从营销的角度讲了加多宝的市场扩张。第三篇从行业的角度对加多宝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3. ¥46.00
    识干家自营
  1. 娃哈哈区域标杆:豫北市场营销实录
  2. 作为民族企业代表,娃哈哈除了联销体,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书主要讲娃哈哈豫北市场怎么进行市场营销,成为娃哈哈全国第一大市场、全国增量第一的市场,从而成为娃哈哈区域标杆。 书中内容来自一线,真实鲜活,实操性强,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3. ¥86.00
    识干家自营
  1. 借力咨询: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
  2. 德邦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截止2015年,德邦已开设标准化门店5,600多家,服务网络遍及全国,自有营运车辆9,600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121万平方米,员工总数超过8万人。20年来,德邦凭借坚实的网络基础、强大的人才储备、深刻的市场洞悉,正日益成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覆盖零担、快递、整车、仓储供应链等多元业务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
  3. ¥58.00
    识干家自营
  1. 六个核桃 凭什么从0过100亿
  2.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视角深度解读养元企业裂变成长的书籍,复盘养元十年蜕变轨迹,以六个核桃为案例样本,深度解析养元企业的成功密码,多维度论述和揭示企业发展的本质规律,是一本理论性与实战性相结合的佳作。 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养元六个核桃崛起与裂变的传奇故事,都能给你以深刻的启示。
  3. ¥66.00
    识干家自营
  1. 三四线城市超市如何快速成长:解密甘雨亭
  2. 事实上从几年前开始,中国零售业就习惯寻找标杆企业,寻找他们心中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再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离开了与有血有肉的企业的结合,他们不敢相信,也无法遵循,更谈不上自己去消化和实践。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标杆企业: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胖东来,乐城…… 然而,上述这些企业虽然好,但似乎太高大、太完美了一些。零售企业事实上更需要一些有优点、但还有一些小瑕疵的标杆企业,需要一些“邻家小妹”型的“美女”,可以欣赏,但更可以学会。 经过多方的选择,我们“看上了”江西吉安市的甘雨亭商贸公司。这家企业地处三四线城市,貌不惊人,但细细端详,仔细挖掘,它的许多关键经营管理指标均高于行业标准,符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比如人均劳效,平均米效,综合毛利率,商品缺断货率,税后净收益率,人工成本管控率。
  3. ¥49.80
    识干家自营
  1. 中国营销战实录——令人拍案叫绝的营销真案例
  2. 认真读完这本书,你将明白:如何在中国做营销。 这是一本让你大开眼界的中国营销精粹实录,是数百位营销人用青春与汗水铸就的一座实操案例宝库。 51个案例,46家企业,46万字,18年积淀,2000余人次参与,一部史无前例的营销巨著! ● 无论你是在消费品行业,在工业品行业,还是在服务业; ● 无论你是董事长,是营销总监,还是区域经理; ● 无论你是正在从事营销工作,还是在商学院里授课或学习; ● 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从事咨询工作,抑或在政府机关工作,只要你对营销感兴趣,你就能从本书获益匪浅。 本书涉及食品、啤酒饮料、烟酒、乳业、农产品、餐饮、家电、日化、工业品等数十个行业,涵盖从品牌建设,到新品上市、营销策划、市场争夺、培训辅导等企业营销的方方面面。
  3. ¥78.00
    识干家自营
  1. 中国首家未来超市:解密安徽乐城
  2. 本书的内容来自对乐城超市的掌门人及内部员工的采访,书中介绍了乐城作为中国首家未来超市从无到有的传奇经历,并解答了零售同业者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诸如: ①未来超市的特点是什么? ②经营模式如何? ③乐城超市做了多少?效果如何? ④未来超市是怎么管理的? ⑤乐城超市的企业文化有什么特色? ⑥国外零售行业有什么新模式? ⑦中国零售业未来出路和趋势探索,将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希望通过本书,能给新环境下的零售行业带来全新的思路。
  3. ¥45.00
    识干家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