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管爱读德鲁克 零售巨头数字化转型操盘笔记 企业高管经营课 HR三支柱与业务型人力资源部建设
1 2 3 4
  1. 让投诉顾客满意离开:客户投诉应对与管理
  2. 本书以提高企业中主管客户投诉的人员、行政部门和消费者协会负责投诉调解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为着眼点,立足于投诉处理的实践,从分析客户投诉的特点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类型投诉者的心理状态、投诉的特点、应对措施。论述了投诉处理人员赢得客户信赖所需培养的品质、修炼;详细地解释了处理投诉应掌握的法律、法规等工具;应对一般性投诉、难缠性投诉、恶意投诉的方法技巧,是投诉处理人员适应岗位职能需要、提升工作技能的良师益友,是企业变诉为金、培养业务骨干的法宝。
  3. ¥88.00
    识干家自营
  1.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 【编辑严选】S
  2. 华为的发展不是偶然的, 任正非开创性的管理思想和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华为之所以不易被人理解,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其源头上摆脱了商学院式的理论框架,仿佛黄河源头的九曲十八弯,既有观察现实世界、不断实践的人性感悟,也有横贯东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洞察。 熵原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却被任正非用于研究企业的发展之道,任正非是较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业管理中并系统阐述的企业家。熵的概念是贯穿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精华。 《熵减:华为活力之源》一书精心选择华为内部针对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中的“熵”“熵减”等概念的讨论成果并编选成集,其中既有华为高层在管理理念层面的反思,也有中层及一线员工践行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无限贴近任正非华为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从而获得激发自身组织及员工活力的方法,更可以从中窥见华为组织活力的一斑。 目录 序言 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任正非)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篇 华为之熵,光明之矢 熵减—激活组织和组织的人 组织兴亡律与组织变革 新挑战,新思维—《领导力与新科学》导读(节选) 熵减—我们的活力之源 为什么方向只能大致正确,而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第二部分 业务实践篇 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GTS实践之路 熵减之流程、质量与运营 流程之殇,业务之失 雪山上的夏尔巴—麒麟变革故事 跨越马里亚纳海沟—企业供应链业务优化,给2B 业务 带来2C 体验 过于精细化的绩效主义就是熵增 无路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莫斯科 重塑组织信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个人活力是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基本保障—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思考 主官是组织导向熵减的关键因素 一切管理瞄准熵减 为业务创新注入新活力 唯有希望,生生不息 第三部分 百家争鸣篇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 用力跑,朝着相反的方向 挣钱难,花钱更难 华为能否走出战略无人区 任正非提了二十几次的“熵”究竟是什么
  3. ¥58.00
    编辑严选
  1. 授权:如何激发全员领导力 【编辑严选】S
  2. 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转型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不可能由一个人解决,尤其是居于领导者地位的那个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圣塔菲号是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武器配备足以摧毁一个中等面积的国家。然而,圣塔菲号无论是技术上、管理上还是士兵的情绪上都处于所属舰队的末端。L.大卫·马凯特船长(作者)临危受命,他要对135位船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国家的安危。 船长打破了传统观念下“领导者—追随者”的领导模式,打造了“领导者—领导者”这一全新模式,同时完整记录了船员和组织的变革历程。在船长卸任后的十年间,圣塔菲号依旧保持着优良的操作水平和很高的成员晋升率,其领导模式无疑是留给领导者、员工和组织的宝贵财富。 作者认为,领导力是一种释放人类才智和潜能的艺术。你也许可以通过金钱、职位、权力或胁迫获取某人的支持,但是才智、激情、忠诚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只能建立在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无论你处于组织系统的哪个位置,你都需要阅读本书。 ·领导者:如何释放下属的热情、才智和能量 ·员工:让上级更放心地将决策权下放 ·组织:优化流程,建立更简单、高效的激励机制 ·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揭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具有普遍性 我们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深远的转型期之一,我们的首要工作由工业时代的“控制”转为智能时代的“释放”。我们要开启“领导者—领导者”模式,在变化的环境中掌控全局,在转型期逆势生长。 目录 推荐序 每个人都能发挥更多的才能和价值 前言 人人都是天生的领导者 第一部分 重启 01 失败如何塑造你 02 优化组织的长远未来 03 临危受命的领导者:180天扭转局面 04 做一名优秀的餐桌谈论者 05 自我驱动 06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 07 追求卓越or避免犯错 第二部分 掌控 08 微调流程 09 创新的风险 10 信任和默契 11 我计划…… 12 计划先行 13 监管体系并非都重要 14 将想法说出来 15 评估体系 第三部分 才能 16 谨慎行事 17 虚心求教 18 主动负责 19 强调愿景 20 当心流程 第四部分 阐明 21 晋升计划 22 激励常在 23 指导原则 24 即时认可 25 完善组织 26 鼓励质疑 27 机制汇总 28 释放优于授权 29 涟漪激荡 人物介绍 致谢 词汇表专业术语、俚语和部队术语 参考文献
  3. ¥68.00
    编辑严选
  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编辑严选】S
  2. 彼得·德鲁克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德鲁克根据多年的观察,提出“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 管理者的成效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集中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重要的事情。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弄清自己的有效工作“习惯”,不需刻意模仿他人,只做自己擅长,别人却感到困难的事情。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赵曙明) 推荐序三(珍妮·达罗克) 前言 第1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 1 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2 谁是管理者 / 7 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 11 对有效性的认识 / 20 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 / 23 第2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 / 28 时间对管理者的压力 / 31 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 / 40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 47 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 55 第3章 我能贡献什么 / 61 管理者的承诺 / 62 如何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 72 正确的人际关系 / 75 有效的会议 / 81 第4章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 84 要用人所长 / 84 如何管理上司 / 110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 113 第5章 要事优先 / 119 摆脱昨天 / 123 先后次序的考虑 / 129 第6章 决策的要素 / 135 有关决策的案例研究 / 136 决策的五个要素 / 146 第7章 有效的决策 / 170 个人见解和决策的关系 / 170 反面意见的运用 / 178 决策与电脑 / 189 第8章 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 197
  3. ¥69.00
    编辑严选
  1. 管理方法2本套:目标+让管理回归简单【编辑严选】S
  2. 《目标(第3版)》 《目标(第3版 典藏版)》谈的是有关“制造”的普遍法则,谈的是一群人如何试图了解世界运转的窍门,并且因此改善了周遭的一切。他们不断运用逻辑来思考问题,找出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归纳出一些能挽救工厂、成功经营企业的基本原则。 在我眼中,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无论在什么时候,科学知识所代表的都只不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我恐怕相信绝对的真理反而会阻碍我们追求更深入的理解。每当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最后的答案时,所有的进步、科学发展和深一层的理解也就戛然而止。然而,我们不是单单为了理解这个世界而去理解这个世界。我相信,我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是为了改进世界——充实我们的生活。 有几个原因促使我选择以小说的形式来说明我对“制造”这个行业的理解——它实际上是怎样运作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作。首先,我希望令相关原则更容易明白,以及展示它们如何为工厂中常见的混乱带来秩序。其次,我希望展示新的理解的威力,以及它能带来的好处。所取得的成果已不是神话,在不少真正的工厂中已做到了。西方世界不一定会沦为二三流的制造业国家,只要我们了解并运用正确的原则,就能够跟任何人竞争。我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无论你把这些原则用在银行、医院、保险公司及家庭等各种不同的组织中,都依然不改其有效性和价值。或许每个组织中都隐藏了相同的成长和改进的潜力。 《让管理回归简单(升级版)》 宋新宇博士针对企业中棘手、现实的管理问题,从六个方面,即目标、组织、决策、授权、人才、老板自己,为管理者提出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法立竿见影,帮你抓住管理的要害,让管理变得简单。 目录 《目标(第3版)》 前言 第一章 世界的运作方式已经打破 21世纪的商业竞争超级激烈,对于任何一项具有复杂性和创新性的活动而言,肯定有一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公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改变,要么倒闭。 第二章 Scrum的由来 Scrum是橄榄球比赛术语,在一个杰出团队中,所有队员在球场上四处移动,劲往一处使,把球在团队内部来回传接。 第三章 聚焦团队,而非个人 提升团队业绩比提升个人业绩的影响要大得多,团队是Scrum赖以落实的基础。 第四章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Scrum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改变你对时间的看法。每一个周期都是开启全新任务、寻求改善的机会。 第五章 浪费是一种犯罪 很多公司85%的努力是不需要做的,事实上,在他们已经完成的任何一项工作中,只有1/6是有价值的。 第六章 务实规划,拒绝空想 很多人把计划放在第一位,但地图不是真实地貌。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不应该刻板地遵循计划,而要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七章 把快乐转化为更高的绩效 人们当前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有关。员工是否快乐,是预测公司未来业绩的指标。 第八章 找到最有价值的20% 一个产品80%的价值来自20%的功能,Scrum的魔力就在于能帮你把价值#高、风险#低的事项置于##优先的位置。 第九章 未来我们如何工作 如同工业领域的很多创新一样,管理架构的创新也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Scrum能#大化地提升人的自由与创造力,可以说是一种变革世界的力量。 致谢 附录 Scrum实践步骤 《让管理回归简单(升级版)》 推荐序(白立新) 升级版自序 自序 前言管理就是“管”+“理” [第1篇]管理目标 1 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 2 管理就是指出目标和方向 3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4 管理就是以终为始 5 要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企业 6 解决管理难题,办法常常在管理之外 7 管理过程,还是管理结果 8 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做计划的过程 9计划不能落实的5个原因 10 企业增长的3个源动力 11 做好流程管理的6个建议 [第2篇]管理组织 12 组织如何分而治之 13 如何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 14 管理者也应该学习“井冈山精神” 15 管理就是每天进步1% 16 用数字提高执行力 17 管理就是讲故事 18 管理就是正面思维 19 一次组织调整:从销售团队到客户服务团队 20 绩效考核的10大误区 [第3篇]管理决策 21 如何处理管理中的两难问题 22 在已知选择之外,总还有其他选择 23 管理就是算账 24 管理就是做实验 25 做调查不如做实验 26 梦想与实验——向阿里巴巴学习 27 补足企业的“短缺元素” 28 坏消息拖久了就是地狱 29 越困难,越要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第4篇]管理授权 30 不要让自己成为公司的瓶颈 31 更好的授权,更多的人才 32 管理就是信任 33 如何做到有效监控 34 监控不是不信任 35 控制6个关键数据 36 要么解决问题,要么把问题升级 37 警惕偷走时间的5大窃贼 38 避免业务和支持两张皮 [第5篇]管理人才 39 人才(几乎)只能从内部培养 40 管理就是知人善用 41 管理就是用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42 经理人要上的3个台阶 43 如何让好骨干变成好领导 44 管理者的第6项任务:管理幸福 45 沟通的3大纪律8项注意 46 对管理者而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47 高管选拔与招聘的“13个不要” 48 警惕股权激励的误区 [第6篇]管理自己 49 给管理者的21个建议 50 管理者#一能改变的是自己 51 如何做快乐的管理者 52 管理就是做主人翁 53 放风筝中的“管理哲学” 54 放下,才能更好地拿起 55 应对职场压力的8个要点 56 德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 57 做好人,不吃亏 58 影响我一生的三句格言 后记 向登山者学管理智慧
  3. ¥137.80
    编辑严选
  1. 目标(第3版) 【编辑严选】S
  2. 《目标(第3版 典藏版)》谈的是有关“制造”的普遍法则,谈的是一群人如何试图了解世界运转的窍门,并且因此改善了周遭的一切。他们不断运用逻辑来思考问题,找出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归纳出一些能挽救工厂、成功经营企业的基本原则。   在我眼中,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无论在什么时候,科学知识所代表的都只不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真理,我恐怕相信绝对的真理反而会阻碍我们追求更深入的理解。每当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最后的答案时,所有的进步、科学发展和深一层的理解也就戛然而止。然而,我们不是单单为了理解这个世界而去理解这个世界。我相信,我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是为了改进世界——充实我们的生活。   有几个原因促使我选择以小说的形式来说明我对“制造”这个行业的理解——它实际上是怎样运作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作。首先,我希望令相关原则更容易明白,以及展示它们如何为工厂中常见的混乱带来秩序。其次,我希望展示新的理解的威力,以及它能带来的好处。所取得的成果已不是神话,在不少真正的工厂中已做到了。西方世界不一定会沦为二三流的制造业国家,只要我们了解并运用正确的原则,就能够跟任何人竞争。我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无论你把这些原则用在银行、医院、保险公司及家庭等各种不同的组织中,都依然不改其有效性和价值。或许每个组织中都隐藏了相同的成长和改进的潜力。 目录 英文修订版作者序 XI 前言 XIII 导读 XV 1 晴天霹雳 1 2 把我买下来 11 3 人人自危 22 4 机器人真的提高了生产力吗 28 5 目标是什么 37 6 工厂到底赚不赚钱 46 7 决心放手一搏 57 8 有效产出、库存与营运费用 60 9 三个基本问题 68 10 都包含“金钱”两个字 78 11 我不要猜谜,我要解决方案 86 12 工作永远都排第一位 97 13 荒野探险的启示 102 14 火柴游戏与生产流程 112 15 恍然大悟 124 16 太太离家时 132 17 危机处理 137 18 寻找生产瓶颈 150 19 钟纳发威 163 20 人生也面临瓶颈 176 21 小小的胜利 185 22 老古董再度披挂上阵 195 23 改革,再改革 201 24 问题蔓延了吗 211 25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 219 26 办法其实很简单 229 27 这山还望那山高 237 28 缩短生产周期 245 29 成本会计的矛盾 253 30 该来的终于来了 263 31 最后的审判 274 32 “常识”管理 281 33 交换位置 287 34 新官上任的难题 297 35 混乱中建立秩序 304 36 成本世界与有效产出世界 311 37 昨日是,今日非 319 38 打破惯性 326 39 还是盲人摸象 336 40 当自己的钟纳 345 《财富》杂志对高德拉特博士及相关人士的采访报道 355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94 《目标》角色关系表 412
  3. ¥98.00
    编辑严选
  1. 管理的尺度
  2. 在管理实践中,既需要对组织进行西医式的体检化验,又需要对人事施加中医式的望闻问切。对于中国本土的管理者来说,体察国情,把握时势,感受氛围,拿捏分寸,既要逻辑推理和条分缕析,又要浮想联翩和心领神会。 管理者在经验积累中的领悟,对感性经验运用理性逻辑加以煎熬萃取,再以实践中领悟的管理之道驾驭行动,就能进入高水准的螺旋上升途径,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企业,在获取回报的同时造福社会。 本书作者讲授管理学三十多年,在教学中有所感受,日积月累,形成了这些课外杂谭。个人经验难免狭隘,个人感悟难免偏颇,但可给有心研习管理的人士提供某些参照。
  3. ¥88.00
    识干家自营
  1. 从10亿到100亿的企业顶层设计
  2. 顶层设计需要重新定义企业成长方式,追求有效益、有效率、有效能、有效果、有品质的良性成长。 顶层设计不是面面俱到,要明晰与聚焦企业成长中的现实难题与困惑、未来关键矛盾,由此寻求顶层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的“顶层”是以“理念、战略、专业”作为企业上层建筑,并以此构建企业管理“十定”体系大厦。 顶层设计方法及价值在于自上而下且要落地见效,这就需要顶层组织、企业家精神、变革领导力、外脑智力等驱动要素。同时,企业顶层设计还需要变革管理工具支持落地。 顶层设计基于“良性的文化基因”、“大致正确的战略”,助力企业培育组织能力,形成生生不息的人才供应链,促进人均效能持续提升,实现这三大目标,则需要好的人才生态。
  3. ¥168.00
    识干家自营
  1. 看电影,学管理
  2. 经典的电影能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但人们往往沉迷于故事情节而忽视了治道,热衷于场景动作而无感于事理。 本书通过对十六部电影的解读,揭示电影内含的管理之道,进而唤醒人们无意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第三只眼来重新审视电影,在热闹中看出门道,在艺术中洞察逻辑,在故事中把握情境,在生活中体味情理,最终通过电影来领略管理。 本书所选,多为回味无穷的老电影,每次重温都能得到新的感受;也有少量编撰改拍不尽人意之作,更可从中看到失误之源。看过电影再读书,可以激发反思;读书后再看电影,可以获得新知。
  3. ¥68.00
    识干家自营
  1. 组织管理3本套:阿里三板斧+重新想象组织+机制创造人才【编辑严选】S
  2.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是企业头部、腰部、腿部干部的成长手册!本书内容源自马云管理思想总纲,历经阿里实践检验与百场中小企业实操验证。《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由11年老阿里人、阿里组织发展专家、原阿里管理三板斧项目经理、课程设计师张山领,阿里巴巴第二位HR、原阿里人力资源总监及阿里学院负责人张璞,茅庐学堂合伙人姜力三人合著完成。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是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独门秘籍,它建立在组织动力理论和行动学习实践的基础之上,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各行业公司管理者修炼的通用工具,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到各行业公司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持续提升自身领导力的行业精英。 《重新想象组织》 如果没有通过变革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企业无法拥有核心能力,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组织的自发演变趋势就会显得混乱不堪,使企业逐步走向消亡。 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学习新的能力,逐步进化,向组织自发衰亡的趋势说不,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积淀组织的核心能力,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成长之道,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书给你提供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机制创造人才》 创新与人才已成为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新驱动力,如何激活个体价值创造动力,并且为个体价值实现提供赋能平台,是企业寻求新繁荣之道的核心命题。 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如何重新认知人、感知人、响应时代和人的新需求,进行机制创新和价值管理,为个体赋能,经营人,成就人? 本书给你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目录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 上篇 道、法、SHU:重新发现三板斧 1 源自化解内部管理危机的“三板斧” 三板斧是对学员心力、脑力、体力的修炼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点评嘉宾主要是“闻味道”“照镜子”和“揪头发”。有学员反馈说:上了那么多的管理课程,看了那么多的书,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在三板斧中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很烂的管理者,以前觉得团队的人离开或其他人的评价都是他们的问题,其实问题都在自己身上。 1.1 融资奇迹和国际化野心 1.2 第一次团队危机 1.3 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 1.4 三板斧的诞生 1.5 第一场三板斧 2 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道、法、SHU 马云当时火气很大,对他们提出批评,告诉他们Leader 就是“要在别人看到问题的时候看到希望,要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看到问题”,而且他还指出:“你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带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去说,否则大家都说有问题,还要你干什么”。 2.1 道:马云的管理思想总纲 2.2 法:“九阳真经” 2.3 法:心力、脑力、体力 2.4 术:九板斧 3 阿里巴巴干部管理机制 M 代表管理岗,相对应的是技术岗,用P 表示。M 和P 的职级体系从2001 年开始实行。当时之所以分成两条路径,是因为在实际的晋升过程中,一些技术大牛被提拔到管理岗后,发现其并不适合,带不了队伍,同时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也丢掉了。针对这种情况,马云提醒大家说:“不要多了一个烂主管,而少了一个好专家”。 3.1 干部的选拔 3.2 招聘与晋升 3.3 培训与轮岗 3.4 因人设岗 3.5 激励 4 未来 阿里巴巴每年开一次战略会,半年做一次战略Review,对已有的战略方向做评估和挑战。在每次战略调整之后,紧跟着的就是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快速响应战略的变化。阿里巴巴有一条价值观叫“拥抱变化”,即指导思想,也是行动指南。互联网企业调整组织的速度和节奏是比较快的,但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是巨大的挑战。 4.1 企业如何应对变化制定战略 4.2 如何让组织跟上战略的变化 4.3 现时代员工需求层次的变化 4.4 管理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 4.5 管理者的修炼 下篇 器:三板斧实战工作坊实操指南 5 三板斧产品的升级与迭代 任何一个组织要想良好地运转,都有三个关键要素,企业和机构也是如此,即需要从业务(事)、人才(人)、组织(系统)三个维度来分析和发展,最好能形成协同的发展。而三板斧就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来展开工作的。 5.1 三板斧的产品化 5.2 三大功效和双向修炼 5.3 三板斧的适用人群 6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操作框架 在真实的公司环境中,真的会有很多“假的”管理者。他们虽然是主管,手下有七、八个人,但是这七、八个人却在指挥着他干活,他每天忙得要命,手下的人在等着他给东西,这当然完全搞反了。这种情况在三板斧现场也出现过,只是管理者变成了专家,手下的这些人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被管理,所以说他是一个“假的”管理者。 6.1 常规角色设定 6.2 头部三板斧和腰部三板斧 6.3 腿部三板斧样本解析 6.4 三板斧实施注意事项 6.5 实战案例 /P182 后记 参考文献 /P188 《重新想象组织》 导读 2 目录 3 第一篇 洞见篇 6 一、未来的组织管理 6 (一)营销和创新工作者离开机器如何保障效率 7 (二)构建知识系统依赖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贡献 8 (三)企业的组织原则:社会心理一体化 9 (四)制度创新在于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 10 (五)将行政体系变成管理体系 11 二、组织变革的基点与主流范式 12 (一)组织变革要围绕四大维度展开 12 (二)消费者和人才需求变化倒逼组织变革 14 (三)三大技术变化改变组织模式 17 (四)传统组织体系的六大问题 20 (五)组织变革的“五个去”趋势 21 (六)未来组织的主要形态 24 (七)平台+分布式经营体+生态组织的48字管理方针 25 三、企业成长的组织机制:学习、数字、负熵 27 (一)学习 27 (二)数字 29 (三)负熵 30 四、组织进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分布式组织 31 (一)企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1 (二)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34 (三)从结构角度分析组织进化的起点:科层制 35 (四)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分布式 36 (五)分布式组织案例:《平原作战》 36 (六)如何巩固分布式组织结构 37 五、人与组织关系重构的驱动因素 38 (一)第一动因: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 39 (二)第二动因:社会需求基准不断提高 41 (三)未来最本质的问题——价值 42 六、人才梯队构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43 (一)人才梯队:组织的“腰” 43 (二)培育人才梯队的三个核心原则 44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三大要素 45 第二篇 方法篇 50 一、“人性想定”的管理塑造高能组织 50 (一)高能组织的“三高” 52 (二)基于人性的管理:高能组织的内核 56 (三)高能领导者:高能组织的力量源泉 59 二、做正确的事,形成组织能力 60 (一)沃尔玛、宜家、永辉超市如何“正确地做事” 60 (二)中小企业如何发育组织能力 61 (三)大企业组织能力重构 62 三、组织的价值是为业务赋能 64 (一)如何理顺业务和组织的关系 64 (二)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 65 想了解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组织化赋能。 65 四、围绕业务战略进行组织设计的三要素 68 (一)能力 68 (二)体系 69 (三)目标 70 五、以客户为导向打造平台化组织 71 (一)把员工当客户:重构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72 (二)活力与效率命题新解: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73 (三)平台化组织建设的主旨、内涵与挑战 75 (四)客户化导向下的平台化组织构建基本路径 78 六、班组:末端组织的进化升级之路 81 (一)工业时代的班组:技术驱动,科学管理 81 (二)信息时代的班组:组织运行再造之路 83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班组:价值创造“生命体”组织 84 第三篇 研讨篇 87 一、 未来的组织什么样 87 彭剑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组织变革 87 陆学彬:企业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 92 单 敏:新组织范式中的核心要素 94 孙 波:找到人与组织关系变化的本质,才能准确预测未来 96 讨论一 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人 97 讨论二 回到组织的本质定义未来组织 99 讨论三 以“客户价值”颠覆“科”,用“流程化”颠覆“层” 100 二、 重新定义组织 101 尚艳玲: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对未来组织的想象力 102 李冰权:游戏变了,不能沿用旧规则 103 孙 波:组织新功能——把单点的效率连接成有内涵的故事 104 陈 闯:组织能力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105 彭剑锋:重新想象和定义组织 108 讨论一 如何跨越过去,展望未来 118 讨论二 从未来定义现在:大胆想象,探索求证 121 三、组织能力建设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 123 夏惊鸣:组织能力建设要抓住四个“构件”,躲开三大暗礁 123 葛 晶:组织能力建设最见功力的是顶层设计 129 胡向华:组织能力建设需要强化业务视角 131 李志华:通过人与组织的关系建设组织能力 132 苗兆光:组织能力的本质是战略核心竞争力 134 四、人工智能时代组织如何应变 137 邢 雷:人工智能终将影响组织的未来 138 孙 波:分工仍是基础理论,但组织内容或将大变 139 施 炜:组织新命题:未来大量知识性工作或将由机器人完成 140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组织 142 施 炜:未来 “高能量个体”的合作型组织 146 张小峰:量子时代的组织观——组织的八个“生命体特征” 148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管理体系 150 第四篇 案例篇 161 一、华为:向组织的自发趋势说不 161 (一)企业自发演变的趋势之一:偏离“以客户为中心” 161 (二)企业自发趋势之二:分散企业战略焦点的多元化扩张冲动 162 (三)企业自发趋势之三:奋斗精神减退的懈怠趋势 164 (四)企业自发趋势之四:“利出多孔”纪律松散的趋势 164 二、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未来 165 (一)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核心特点 167 (二)小组制“爆裂”导致的组织变革 170 三、小米组织变革:积聚人,整合人 172 (一)小米新组织结构的四条信息 173 (二)小米满足人才需求的三种方法 174 (三)小米组织变革的中心工作是“整合” 175 四、业务开创的最佳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前世今生 179 (一)认识事业部,事业部制的特点与分类 179 (二)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 181 (三)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创制看事业部的原理 182 (四)事业部制是培育新业务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185 (五)案例:新业务管控之道,美的事业部的最佳实践 186 《机制创造人才》 导读 1 第一篇 洞见篇 8 一、数字化转型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8 (一)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 9 1.数字化、大连接、人工智能的加速应用与人才的数字化管理思维 9 2.数字化生存力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12 (二)从线性思维到生态思维的人才管理认知十变 14 二、品质发展时代的人才领先战略 17 (一)人才多不等于有效,给予实现价值的机会 18 (二)持续人才领先,要有人才经营意识 20 (三)机制创新:组织变革和人才激活 24 三、组织变化的六大趋势 27 (一)生态战略思维与人才跨界融合 28 (二)平台化+分布式组织模式 31 (三)人才事业合伙化 33 (四)领导赋能化 35 (五)运营数字化 36 (六)要素社会化 36 四、华夏基石事业合伙制的32字主张 37 (一)价值主张产生的背景 38 (二)内涵解析 41 五、人才效能提升六大机制创新 54 (一)不确定性时代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变化 55 (二)数字经济带来的人的变化 56 (三)人是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58 (四)以人才效能为核心的机制创新 60 六、人力资源真正要变的是管理范式 68 (一)管理范式基于假设系统 69 (二)财富创造机制决定了管理范式 72 第二篇 方法篇 75 一、HR三支柱“中国化”后什么样 75 (一)HR三支柱间的冲突:健康大混序 76 (二)HR三支柱:“协同问题”的救世主 78 (三)中国企业HR三支柱模式 78 二、八大方法突破企业成长人才瓶颈 81 (一)商业模式的设计应包括人才的易获得性 82 (二)真正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83 (三)机制先于管理:人才是牵引出来的 84 (四)团队裂变先于组织裂变 85 (五)领导先于机制:人才是被唤起的 87 (六)训战结合:人才是选拔出来的 88 (七)组织拆分:人才是分出来的 89 (八)向外整合:合出来的人才 90 三、跳出考核看组织绩效提升 92 (一)绩效管理为何难:重识绩效管理 93 (二)绩效管理什么样:重构绩效管理思维 97 (三)绩效管理如何做,重建绩效管理体系 102 四、事业合伙人:用“资合”寻求“智合” 106 (一)用“资合”的法律结构表达“智合”的管理逻辑 106 (二)实现事业合伙人机制要完成七个转变 108 (三)事业合伙人机制一定要以共担为前提 109 (四)志同道合、合作与共享、资源与能力 110 (五)事业合伙人机制的十个注意事项 110 五、新生代员工怎么管 112 (一)重构管理认知,HR要具备五大新思维 112 (二)激活人才,全面认可激励的实践探索 114 六、人才经营是后阿米巴时代的经营基石 121 (一)阿米巴经营在中国 122 (二)企业为什么要引入阿米巴 123 (三)阿米巴经营与人才成功 126 (四)阿米巴经营人才的培养方式 129 (五)阿米巴经营的哲学与实学 131 (六)小结:阿米巴是先合后分 133 七、分钱是个技术活 134 (一)分配机制中核心问题与解决之道 134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把握两个关键点 136 (三)国际化企业分配文化与国内的差异 139 第三篇 研讨篇 140 一、对话:“冲上山头怎么分成果” 140 (一)经营衍生的管理命题 141 (二)知本论与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145 (三)《华为基本法》对人力资源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思考 147 (四)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150 二、组织变革下的干部队伍建设与干部管理 151 彭剑锋: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三要素 152 吴春波: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156 郝照平:“四支队伍”推动航天事业由大到强 164 张建国:企业经营的根本在干部 168 孙波:干部是一种管理者角色 170 王伟:干部是追随者、引领者和HR 172 讨论一:拿职位还是角色来定义“干部” 174 讨论二:是激励为主还是适度制造紧张 175 讨论三:流程制度会不会限制人才脱颖而出 176 三、平台赋能性自主经营 177 李志华:后阿米巴时代的“六脉”精髓 178 邹轩:阿米巴的创新实践成就中梁地产 181 鞠宪钢:走出阿米巴的实践误区,创新发展中国阿米巴 183 彭剑锋:平台赋能型自主经营体:后工业化时代经营管理新范式 186
  3. ¥244.00
    编辑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