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管爱读德鲁克 零售巨头数字化转型操盘笔记 企业高管经营课 HR三支柱与业务型人力资源部建设
1 2 3 4
  1. 组织管理3本套:阿里三板斧+重新想象组织+机制创造人才【编辑严选】S
  2.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是企业头部、腰部、腿部干部的成长手册!本书内容源自马云管理思想总纲,历经阿里实践检验与百场中小企业实操验证。《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由11年老阿里人、阿里组织发展专家、原阿里管理三板斧项目经理、课程设计师张山领,阿里巴巴第二位HR、原阿里人力资源总监及阿里学院负责人张璞,茅庐学堂合伙人姜力三人合著完成。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是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独门秘籍,它建立在组织动力理论和行动学习实践的基础之上,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各行业公司管理者修炼的通用工具,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到各行业公司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以及有志于持续提升自身领导力的行业精英。 《重新想象组织》 如果没有通过变革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企业无法拥有核心能力,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组织的自发演变趋势就会显得混乱不堪,使企业逐步走向消亡。 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学习新的能力,逐步进化,向组织自发衰亡的趋势说不,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积淀组织的核心能力,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成长之道,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书给你提供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机制创造人才》 创新与人才已成为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新驱动力,如何激活个体价值创造动力,并且为个体价值实现提供赋能平台,是企业寻求新繁荣之道的核心命题。 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如何重新认知人、感知人、响应时代和人的新需求,进行机制创新和价值管理,为个体赋能,经营人,成就人? 本书给你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目录 《阿里三板斧:重新定义干部培养》 上篇 道、法、SHU:重新发现三板斧 1 源自化解内部管理危机的“三板斧” 三板斧是对学员心力、脑力、体力的修炼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点评嘉宾主要是“闻味道”“照镜子”和“揪头发”。有学员反馈说:上了那么多的管理课程,看了那么多的书,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在三板斧中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很烂的管理者,以前觉得团队的人离开或其他人的评价都是他们的问题,其实问题都在自己身上。 1.1 融资奇迹和国际化野心 1.2 第一次团队危机 1.3 阿里巴巴的“遵义会议” 1.4 三板斧的诞生 1.5 第一场三板斧 2 阿里巴巴干部培养的道、法、SHU 马云当时火气很大,对他们提出批评,告诉他们Leader 就是“要在别人看到问题的时候看到希望,要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看到问题”,而且他还指出:“你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带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去说,否则大家都说有问题,还要你干什么”。 2.1 道:马云的管理思想总纲 2.2 法:“九阳真经” 2.3 法:心力、脑力、体力 2.4 术:九板斧 3 阿里巴巴干部管理机制 M 代表管理岗,相对应的是技术岗,用P 表示。M 和P 的职级体系从2001 年开始实行。当时之所以分成两条路径,是因为在实际的晋升过程中,一些技术大牛被提拔到管理岗后,发现其并不适合,带不了队伍,同时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也丢掉了。针对这种情况,马云提醒大家说:“不要多了一个烂主管,而少了一个好专家”。 3.1 干部的选拔 3.2 招聘与晋升 3.3 培训与轮岗 3.4 因人设岗 3.5 激励 4 未来 阿里巴巴每年开一次战略会,半年做一次战略Review,对已有的战略方向做评估和挑战。在每次战略调整之后,紧跟着的就是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快速响应战略的变化。阿里巴巴有一条价值观叫“拥抱变化”,即指导思想,也是行动指南。互联网企业调整组织的速度和节奏是比较快的,但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是巨大的挑战。 4.1 企业如何应对变化制定战略 4.2 如何让组织跟上战略的变化 4.3 现时代员工需求层次的变化 4.4 管理者面对的挑战及应对 4.5 管理者的修炼 下篇 器:三板斧实战工作坊实操指南 5 三板斧产品的升级与迭代 任何一个组织要想良好地运转,都有三个关键要素,企业和机构也是如此,即需要从业务(事)、人才(人)、组织(系统)三个维度来分析和发展,最好能形成协同的发展。而三板斧就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来展开工作的。 5.1 三板斧的产品化 5.2 三大功效和双向修炼 5.3 三板斧的适用人群 6 三板斧实战工作坊操作框架 在真实的公司环境中,真的会有很多“假的”管理者。他们虽然是主管,手下有七、八个人,但是这七、八个人却在指挥着他干活,他每天忙得要命,手下的人在等着他给东西,这当然完全搞反了。这种情况在三板斧现场也出现过,只是管理者变成了专家,手下的这些人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被管理,所以说他是一个“假的”管理者。 6.1 常规角色设定 6.2 头部三板斧和腰部三板斧 6.3 腿部三板斧样本解析 6.4 三板斧实施注意事项 6.5 实战案例 /P182 后记 参考文献 /P188 《重新想象组织》 导读 2 目录 3 第一篇 洞见篇 6 一、未来的组织管理 6 (一)营销和创新工作者离开机器如何保障效率 7 (二)构建知识系统依赖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贡献 8 (三)企业的组织原则:社会心理一体化 9 (四)制度创新在于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 10 (五)将行政体系变成管理体系 11 二、组织变革的基点与主流范式 12 (一)组织变革要围绕四大维度展开 12 (二)消费者和人才需求变化倒逼组织变革 14 (三)三大技术变化改变组织模式 17 (四)传统组织体系的六大问题 20 (五)组织变革的“五个去”趋势 21 (六)未来组织的主要形态 24 (七)平台+分布式经营体+生态组织的48字管理方针 25 三、企业成长的组织机制:学习、数字、负熵 27 (一)学习 27 (二)数字 29 (三)负熵 30 四、组织进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分布式组织 31 (一)企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1 (二)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34 (三)从结构角度分析组织进化的起点:科层制 35 (四)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分布式 36 (五)分布式组织案例:《平原作战》 36 (六)如何巩固分布式组织结构 37 五、人与组织关系重构的驱动因素 38 (一)第一动因: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 39 (二)第二动因:社会需求基准不断提高 41 (三)未来最本质的问题——价值 42 六、人才梯队构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43 (一)人才梯队:组织的“腰” 43 (二)培育人才梯队的三个核心原则 44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三大要素 45 第二篇 方法篇 50 一、“人性想定”的管理塑造高能组织 50 (一)高能组织的“三高” 52 (二)基于人性的管理:高能组织的内核 56 (三)高能领导者:高能组织的力量源泉 59 二、做正确的事,形成组织能力 60 (一)沃尔玛、宜家、永辉超市如何“正确地做事” 60 (二)中小企业如何发育组织能力 61 (三)大企业组织能力重构 62 三、组织的价值是为业务赋能 64 (一)如何理顺业务和组织的关系 64 (二)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 65 想了解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组织化赋能。 65 四、围绕业务战略进行组织设计的三要素 68 (一)能力 68 (二)体系 69 (三)目标 70 五、以客户为导向打造平台化组织 71 (一)把员工当客户:重构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72 (二)活力与效率命题新解: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73 (三)平台化组织建设的主旨、内涵与挑战 75 (四)客户化导向下的平台化组织构建基本路径 78 六、班组:末端组织的进化升级之路 81 (一)工业时代的班组:技术驱动,科学管理 81 (二)信息时代的班组:组织运行再造之路 83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班组:价值创造“生命体”组织 84 第三篇 研讨篇 87 一、 未来的组织什么样 87 彭剑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组织变革 87 陆学彬:企业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 92 单 敏:新组织范式中的核心要素 94 孙 波:找到人与组织关系变化的本质,才能准确预测未来 96 讨论一 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人 97 讨论二 回到组织的本质定义未来组织 99 讨论三 以“客户价值”颠覆“科”,用“流程化”颠覆“层” 100 二、 重新定义组织 101 尚艳玲: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对未来组织的想象力 102 李冰权:游戏变了,不能沿用旧规则 103 孙 波:组织新功能——把单点的效率连接成有内涵的故事 104 陈 闯:组织能力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105 彭剑锋:重新想象和定义组织 108 讨论一 如何跨越过去,展望未来 118 讨论二 从未来定义现在:大胆想象,探索求证 121 三、组织能力建设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 123 夏惊鸣:组织能力建设要抓住四个“构件”,躲开三大暗礁 123 葛 晶:组织能力建设最见功力的是顶层设计 129 胡向华:组织能力建设需要强化业务视角 131 李志华:通过人与组织的关系建设组织能力 132 苗兆光:组织能力的本质是战略核心竞争力 134 四、人工智能时代组织如何应变 137 邢 雷:人工智能终将影响组织的未来 138 孙 波:分工仍是基础理论,但组织内容或将大变 139 施 炜:组织新命题:未来大量知识性工作或将由机器人完成 140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组织 142 施 炜:未来 “高能量个体”的合作型组织 146 张小峰:量子时代的组织观——组织的八个“生命体特征” 148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管理体系 150 第四篇 案例篇 161 一、华为:向组织的自发趋势说不 161 (一)企业自发演变的趋势之一:偏离“以客户为中心” 161 (二)企业自发趋势之二:分散企业战略焦点的多元化扩张冲动 162 (三)企业自发趋势之三:奋斗精神减退的懈怠趋势 164 (四)企业自发趋势之四:“利出多孔”纪律松散的趋势 164 二、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未来 165 (一)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核心特点 167 (二)小组制“爆裂”导致的组织变革 170 三、小米组织变革:积聚人,整合人 172 (一)小米新组织结构的四条信息 173 (二)小米满足人才需求的三种方法 174 (三)小米组织变革的中心工作是“整合” 175 四、业务开创的最佳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前世今生 179 (一)认识事业部,事业部制的特点与分类 179 (二)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 181 (三)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创制看事业部的原理 182 (四)事业部制是培育新业务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185 (五)案例:新业务管控之道,美的事业部的最佳实践 186 《机制创造人才》 导读 1 第一篇 洞见篇 8 一、数字化转型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8 (一)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 9 1.数字化、大连接、人工智能的加速应用与人才的数字化管理思维 9 2.数字化生存力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12 (二)从线性思维到生态思维的人才管理认知十变 14 二、品质发展时代的人才领先战略 17 (一)人才多不等于有效,给予实现价值的机会 18 (二)持续人才领先,要有人才经营意识 20 (三)机制创新:组织变革和人才激活 24 三、组织变化的六大趋势 27 (一)生态战略思维与人才跨界融合 28 (二)平台化+分布式组织模式 31 (三)人才事业合伙化 33 (四)领导赋能化 35 (五)运营数字化 36 (六)要素社会化 36 四、华夏基石事业合伙制的32字主张 37 (一)价值主张产生的背景 38 (二)内涵解析 41 五、人才效能提升六大机制创新 54 (一)不确定性时代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变化 55 (二)数字经济带来的人的变化 56 (三)人是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58 (四)以人才效能为核心的机制创新 60 六、人力资源真正要变的是管理范式 68 (一)管理范式基于假设系统 69 (二)财富创造机制决定了管理范式 72 第二篇 方法篇 75 一、HR三支柱“中国化”后什么样 75 (一)HR三支柱间的冲突:健康大混序 76 (二)HR三支柱:“协同问题”的救世主 78 (三)中国企业HR三支柱模式 78 二、八大方法突破企业成长人才瓶颈 81 (一)商业模式的设计应包括人才的易获得性 82 (二)真正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83 (三)机制先于管理:人才是牵引出来的 84 (四)团队裂变先于组织裂变 85 (五)领导先于机制:人才是被唤起的 87 (六)训战结合:人才是选拔出来的 88 (七)组织拆分:人才是分出来的 89 (八)向外整合:合出来的人才 90 三、跳出考核看组织绩效提升 92 (一)绩效管理为何难:重识绩效管理 93 (二)绩效管理什么样:重构绩效管理思维 97 (三)绩效管理如何做,重建绩效管理体系 102 四、事业合伙人:用“资合”寻求“智合” 106 (一)用“资合”的法律结构表达“智合”的管理逻辑 106 (二)实现事业合伙人机制要完成七个转变 108 (三)事业合伙人机制一定要以共担为前提 109 (四)志同道合、合作与共享、资源与能力 110 (五)事业合伙人机制的十个注意事项 110 五、新生代员工怎么管 112 (一)重构管理认知,HR要具备五大新思维 112 (二)激活人才,全面认可激励的实践探索 114 六、人才经营是后阿米巴时代的经营基石 121 (一)阿米巴经营在中国 122 (二)企业为什么要引入阿米巴 123 (三)阿米巴经营与人才成功 126 (四)阿米巴经营人才的培养方式 129 (五)阿米巴经营的哲学与实学 131 (六)小结:阿米巴是先合后分 133 七、分钱是个技术活 134 (一)分配机制中核心问题与解决之道 134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把握两个关键点 136 (三)国际化企业分配文化与国内的差异 139 第三篇 研讨篇 140 一、对话:“冲上山头怎么分成果” 140 (一)经营衍生的管理命题 141 (二)知本论与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145 (三)《华为基本法》对人力资源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思考 147 (四)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150 二、组织变革下的干部队伍建设与干部管理 151 彭剑锋: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三要素 152 吴春波: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156 郝照平:“四支队伍”推动航天事业由大到强 164 张建国:企业经营的根本在干部 168 孙波:干部是一种管理者角色 170 王伟:干部是追随者、引领者和HR 172 讨论一:拿职位还是角色来定义“干部” 174 讨论二:是激励为主还是适度制造紧张 175 讨论三:流程制度会不会限制人才脱颖而出 176 三、平台赋能性自主经营 177 李志华:后阿米巴时代的“六脉”精髓 178 邹轩:阿米巴的创新实践成就中梁地产 181 鞠宪钢:走出阿米巴的实践误区,创新发展中国阿米巴 183 彭剑锋:平台赋能型自主经营体:后工业化时代经营管理新范式 186
  3. ¥244.00
    编辑严选
  1. 弹性【编辑严选】S
  2. 社会会奖励那些积极面对改变的人,也会惩罚那些故步自封的人。 ——列纳德•蒙洛迪诺 人有两套思维模式——逻辑思维和弹性思维,相比理智的逻辑思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弹性思维都更有助于我们打破或重新制定规则,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 在这本书中,作者围绕弹性思维背后的心理学和神经学原理,揭示了有关弹性思维的一系列过程,以帮助人们了解“神秘灵感”背后的科学起因。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弹性思维往往是在无意识中推进的,并且可能是多条思路并行的,它不像分析性思维那样受到自上而下的直接指示,更多是受情感驱使,并将多元信息整合起来,从而找到应对挑战的新方法。它还会接纳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是奇特的新想法,让我们释放更大的创造力。 目 录 引 言 III 第一部分 应对变革 001 第1章 变革的欢愉 003 第二部分 我们如何思考 019 第2章 思考的本质 021 第3章 我们为何思考 040 第4章 你脑海中的世界 065 第三部分 创新想法溯源 083 第5章 观点的力量 085 第6章 在神游的时候思考 104 第7章 洞察力之源 125 第四部分 解放你的大脑 151 第8章 思维是如何凝滞的 153 第9章 思维障碍和思维过滤器 173 第10章 优秀的、疯狂的、奇怪的 191 第11章 释放 203 致 谢 227
  3. ¥56.00
    编辑严选
  1. 麦肯锡方法:用简单的方法做复杂的事【编辑严选】S
  2. 麦肯锡堪称商界的西点军校,美国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IBM前董事长路易斯·郭士纳都曾就职于麦肯锡。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0多位前任或现任CEO是麦肯锡校友。 本书正是麦肯锡90多年沉淀的精华工作法,它将帮助你改头换面、重新做事、取得非凡的成就。你会学到MECE原则、电梯法则、结构化思考,以及如何一图胜千言、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如何让客户来找你……每一位在商业丛林里寻找生存技巧的人,都将得益于简单易行的“麦肯锡方法”。 目录 总序一(杨 斌) 总序二(张海濛) 推荐序(吴卫军)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1章 建立解决方案·2 与事实为友·3 对MECE原则应用自如·6 直奔问题的解决方案:初始假设·10 第2章 探索分析问题的方法·18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19 利用前辈经验,不要做重复劳动(一)·21 避免千篇一律·23 不要寻找事实去支撑你的提案·26 确保解决方案适合你的客户·28 有时,让解决方案来找你·30 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随遇而安吧·32 第3章 “二八法则”与其他·37 二八法则·38 不要妄想烧干大海·40 找到关键驱动因素·42 电梯法则·43 先摘好摘的果实·46 每天绘制一张图表·48 一次只做一件事·50 以大局为重·53 如实相告,坦诚以对·55 不接受“我没有想法”这种回答·57 第二部分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4章 拓展客户·62 如何做到功夫在诗外·63 谨慎承诺:严格规划项目·67 第5章 组建团队·71 合理选拔团队成员·73 一点联络感情的活动,会大有裨益·75 掌握火候,保持团队士气·78 第6章 层级管理·82 让老板脸上有光·84 层级管理的激进策略·86 第7章 进行研究·89 利用前辈经验,不要做重复劳动(二)·90 专题研究的秘诀·93 第8章 展开访谈·96 有备而来:准备一份访谈提纲·98 访谈中要注意倾听和引导·100 访谈成功的七个秘诀·103 尊重被访者的感受·108 棘手的访谈·110 一定要写感谢信·114 第9章 头脑风暴·117 适当的事前准备·120 为思想留一片空白·122 头脑风暴练习·127 第三部分 麦肯锡推介解决方案的方法 第10章 演示汇报·132 把汇报系统化·133 记住:努力的边际收益也是递减的·134 未雨绸缪,事先沟通·137 第11章 用图表说明问题·141 简单为上:一图明一事·142 用瀑布图来描述流量·145 第12章 管理公司的内部沟通·148 让信息流动起来·149 有效信息的三个关键因素·151 谨言慎行·154 第13章 与客户合作·157 让客户团队站到你这边·159 如何与客户团队中的“讨债鬼”打交道·161 让客户参与工作·164 获得整个公司的支持·167 实施要严谨·168 第四部分 麦肯锡生存之道 第14章 找到自己的导师·174 第15章 出差:乐在其中·178 第16章 出差必带的三件宝·183 第17章 好助手是你的生命线·188 第18章 麦肯锡式招聘·193 第19章 紧张工作之外,如何拥有私生活·199 第五部分 麦肯锡校友的忠告 第20章 最有价值的一课·204 第21章 关于麦肯锡的回忆·210
  3. ¥59.00
    编辑严选
  1. 行为设计学 【编辑严选】S
  2. 体验经济时代,除了产品和服务,人们更关注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 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研究,人们对一段经历的感受取决于两个时刻:“峰值”(*好或*坏的时刻)和“结尾”。希思兄弟认为这还不够全面,其实所有节点时刻都会给人留下记忆。找准并精心设计这些时刻,我们就能轻松掌控情感乃至行为。 纵观零售、医疗、航空、酒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那些令人愉快的时刻多由以下4种因素构成: 1. 欣喜。来自大脑专注、享受、干劲儿十足的感觉。给人惊喜和仪式感,便可引发“超凡”之感。 2. 认知。当人们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能或不能时,那种醒悟、厌恶、心碎、狂喜的情绪,会铭记终生。 3. 荣耀。在展现勇气、获得认可、战胜挑战的一刹那,人们内心会自发产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 4. 连接。和他人一起经历痛苦、实现目标时,人们会感觉彼此关系更进一步。 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转变、里程碑时刻和低谷事件时,会本能地渴望关注和重视。这也是体验设计者*值得用心投资的节点,是搭建信任、尊重、责任和忠诚度的*佳时机。结合以上4种体验,凸显转变时刻,纪念里程碑事件,填平低谷感受,就抓住了体验思维的核心。 对于从事产品设计、新媒体运营、创意营销、商业管理和客户服务的人来说,这些时刻往往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合作意愿和品牌忠诚度;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这些时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一生的启示。 这是一本套路满满的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真实的故事。要知道,希思兄弟逻辑严密,技术含量和思维密集度非常高。如果他们两个研究“体验设计”,那基本上目前学术界所知道的,你能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目录 *章 决定性时刻 001 “高三学生签名日” 001 峰终定律:记住峰值,难忘结尾 005 对平淡无奇说“不” 011 入职*天:搭建认同感的好机会 017 第二章 瞬间思维 017 反转婚礼:用仪式感刷新自我 022 人们生来渴望里程碑 025 从核磁共振仪到“丛林大冒险” 027 企业不可忽略的3个重大时刻 033 1号诊所:那些零售银行错失的时刻 037 *部分 欣喜时刻 第三章 峰值时刻 045 毕生难忘的“人性的审判” 045 进攻而非防守: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 053 3个要点,刺激欣喜感受 060 不治之症带来的“完美时刻” 064 第四章 打破脚本 069 度假中的乔西:如何打造一流服务? 069 非常规会议:让员工走出去寻找创意 077 惊讶心理学:新鲜感的威力巨大 082 欣喜时刻要点小结 086 2 号诊所:如何为老套无味的会议重新赋予新鲜感? 088 如何打造决定性时刻? 089 第二部分 认知时刻 第五章 被现实“绊倒” 097 引发恶心和羞愧:孟加拉乡村的卫生改革 097 真相让人觉醒 102 关注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104 从冒险和失败中认识自己 111 第六章 突破认知 111 鼓励我们突破自我的,往往是别人 115 助推认知:“高标准+ 信心”和“方向+ 支持” 119 让失败成为轻松的谈资 123 认知时刻要点小结 128 3 号诊所 为一家中餐馆升级 130 第三部分 荣耀时刻 第七章 认可他人 137 赞美的力量: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137 真诚的赞美给予员工自豪感 141 感谢信:放大捐赠者的体贴入微 146 面对面感恩的幸福时刻 149 改变人生的“5千米跑” 153 第八章 多设里程碑 153 升级:为目标设置关卡和层级 156 回顾以往,挖掘成就 159 明智的管理思维: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160 视觉标志触发荣耀时刻 164 从“中点线”到“终点线” 166 在静坐示威中抑制恐惧 169 第九章 锻炼勇气 169 暴露疗法:让蜘蛛从手上爬过 173 事先储存默认反应 176 练习勇气,缓解焦虑 178 敢于站出来,就会有人跟随你 181 荣耀时刻要点小结 184 4号诊所 老板恍然醒悟—原来没人愿意听我的 186 第四部分 连接时刻 第十章 共同使命感 195 夏普体验:给病人*棒的医疗保健体验 195 全员参与才会“万众一心” 200 共同经历磨难的团队*有凝聚力 203 使命感:引领激情,无往不胜 205 家访拯救了美国*差的学校 211 第十一章 加深感情 211 给予回应让情感更坚固 218 你来我往:亲密关系的魔法 225 连接时刻要点小结 233 5 号诊所 如何对抗“各行其是”的心态? 235 第十二章 宝贵时刻 239 如何将普通时刻转化为特殊时刻? 239 抓住顿悟,立即行动 244 难忘病房中“温暖”的雪 248 后 记 如何处理创伤时刻? 253 致 谢 259 注 释 263 序 后记
  3. ¥68.00
    编辑严选
  1. 员工动力管理2本套装:变革时代激活组织与个人+领导这样点燃你的下属 【编辑严选】S
  2. 《动力管理 如何在变革时代激活组织与个人》 动力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存在的力量来源。企业组织动力就是企业存在和发展(活着,可持续和发展壮大)的力量来源。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动力不足和衰减,让企业无法实现持续成长,同时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也丧失了工作的动力。 《动力管理》从组织动力概念入手,分析了动力衰减的原因,提出了动力升级和动力下沉的实操原则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动力管理,摆脱组织发展的困境。 《领导这样点燃你的下属》 领导者如何才能启发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呢?本书将其汇总成易于理解的三个部分。 上篇,以基础原理的探究开始,从解析人性入手,引导领导者正确认知人的本性、认知自我、掌握心心相通的方法。 中篇,注重可操作性,讨论了六大经众多领导者实践、验证的启发积极主动的有效方法,给领导者实施启发提供指导。 下篇,围绕影响积极主动的环境,从营造氛围入手,探讨积极主动习惯的养成、改变心智模式的方法、培育积极主动环境的措施、搜寻积极主动的基因等系统构建要素,进一步明确从组织系统的角度,促使启发主动目的的达成方法。 全书共十一章,理论通俗易懂,方法翔实实用、可操作性强,对领导者启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有极强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目录 《动力管理 如何在变革时代激活组织与个人》 目录 第 一章组织动力的概念 001 组织动力 002 动力不足与动力衰减 009 动力损耗 012 动力延续、升级与下沉 015 动力延续的基础:所有权与股权机制的变迁 020 动力延续的假设:增长、成长与逻辑升级 028 第二章动力衰竭,传统组织的宿命 033 传统组织的“动力困境” 034 成长逻辑固化与路径依赖 039 战略执行力衰减与管理效率降低 046 终端能力与动力的双重衰减 054 环境挑战 060 第三章动力管理,组织的基本认识与假设 067 个体的组织价值:双手、大脑和心灵 068 组织认识:物质、能量与意识 077 组织选择: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084 组织的边界:基于创新的超越 089 第四章动力下沉,实操原则与方法 095 动力下沉与合伙制 096 大组织动力下沉:横向价值链重构 100 大组织动力下沉:纵向组织拆分 107 大组织动力下沉:总部转型升级 116 第五章动力升级与动态管理 123 动力升级与共启愿景 124 共生共享共业:动力升级的方向 131 工作的意义 138 动态管理:流动与开放 148 第六章组织的困境与未来 155 组织的核心命题与困境 156 组织的未来 164 科技进步与心灵觉醒 171 参考文献 177 《领导这样点燃你的下属》 导读 1 序言 1 上篇 愿跟你干,是感觉到被懂得 10 第一章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前提:知晓人性 11 第一节 谁在主宰员工的行为 13 第二节 员工的价值观:“孤独的心秤” 17 第三节 员工的潜能期待被唤醒 24 第四节 少在难以改变的地方费功夫 29 第二章 改变他人必须认知自我 32 第一节 领导行为的大障碍:不善知己 32 第二节 领导者如何才能认知自我 35 第三节 领导者自我认知的陷阱 41 第三章 沟通:使心灵间隙成为坦途 43 第一节 要精准理解沟通 44 第二节 什么影响了领导者与员工的沟通效果 46 第三节 高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50 第四节 终极的沟通目标 54 中篇 启发员工主动性的根本法则:感受价值 59 第四章 启发主动性,打开信念的枷锁 59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人的“信念” 60 第二节 信念的力量 64 第三节 如何打破员工信念的枷锁 66 第五章 培育激发员工行动力的梦想 72 第一节 帮员工筑梦:不应被淡化的领导职能 74 第二节 培育员工梦想的三步曲 79 第三节 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 82 第六章 领导者应该明示并放大期待 84 第一节 领导者应清楚自己真正的期待 85 第二节 领导者要发自肺腑地肯定期待 87 第三节 永远不要否定 90 第七章 释放动能的利器:放权 93 第一节 领导者为什么要留恋权力 93 第二节 让员工积极起来的利器:放权 96 第三节 领导者要明晰自己的职责 98 第八章 情感是启发员工主动性的条件 99 第一节 情感:有待深度开发的激励资源 99 第二节 揭开员工情感的面纱 106 第三节 用情感影响与导引员工的积极心态 111 第九章 以“问”启发员工主动性 115 第一节 一问一答助力主动行为 116 第二节 “问”的方法与技巧 118 第三节 “问”的原则 127 下篇 创造让员工积极主动的条件 129 第十章 造就激情向前的组织个性 129 第一节 企业文化是激励斗志的根本 132 第二节 企业文化就像“大力水手” 137 第三节 从理念到积极主动的行为 138 第十一章 使积极成为习惯 146 第一节 领导者应当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146 第二节 培育员工习惯该从哪里入手 152 第三节 如何培育员工的习惯 156 后记 161
  3. ¥135.00
    编辑严选
  1. 关键跨越:从业务高手到优秀主管 【编辑严选】S
  2. 在本书中,不同层级管理者*关键的能力要求被称为“关键跨越”。完成关键跨越,具备了相应能力的管理者,就基本能胜任相应层级的管理工作。本书介绍了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的关键跨越,即刚开始做管理的新手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第壹部分初步介绍新手管理者的三个关键跨越,以及完成关键跨越的难点。第二、三、四部分介绍三个关键跨越——承担管理责任、推动执行和辅导他人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应的发展建议。第五部分介绍从“管理自我”一直到“管理企业”的所有关键跨越的全貌,点出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会收获的管理馈赠,帮助读者树立信心,成就未来。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一部分 新手管理者的关键跨越 第1章 新手管理者会遇到的9个管理难题 2 新手管理者的9个管理难题 2 通过管理历练,完成管理跨越 9 小结 11 第2章 新手管理者为何难以完成管理跨越 13 成功跨越的障碍 14 小结 24 第3章 成功跨越:在行动中改变 26 发展原则:从自身优势出发,先行动起来 29 APPLE发展策略 30 小结 34 ◇ 新手管理者关键跨越自评表 36 第二部分 关键跨越一:承担管理责任 第4章 信任的基石:承担管理责任 38 承担管理责任一:表率垂范 39 承担管理责任二:为结果负责 41 承担管理责任三:组织意识 44 对新手管理者的建议 47 小结 48 第5章 新手管理者易走进的误区 49 误区一:管理者得比下属更专业vs.管理者可以不懂专业 49 误区二:管理者得让下属满意vs.管理者得让上级满意 52 误区三:管理者得与下属保持距离vs.管理者得与下属打成一片 56 对新手管理者的发展建议 59 小结 60 第6章 真诚是最好的套路 62 真诚坦率 62 展现真我 67 小结 71 ◇ 制订你的发展计划 73 第三部分 关键跨越二:推动执行 第7章 新手管理者的执行力2.0 76 打造团队执行力 76 升级路上的六个误区 79 小结 82 第8章 做该做的事,把“猴子”还给下属 83 不要做员工可以做到的事情 83 忍住,让员工先思考 85 打破四种“超人心态” 87 小结 90 第9章 要事第一:目标取舍的智慧和勇气 91 优先投入更重要的事 91 建立长期思维 95 小结 99 第10章 人事匹配: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 100 根据意愿能力四象限分配工作任务 100 让员工能听懂和愿意做 104 小结 108 第11章 过程管理:把握尺度 110 管理是抓与放的平衡 111 获得反馈比步步紧盯更有效 115 小结 118 第12章 VUCA时代需要敏捷执行 119 以终为始 120 保持计划的弹性 123 小结 125 第13章 复盘让管理实现闭环 126 别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 127 让复盘成为管理的日常 129 专项复盘带来持续改善 131 小结 133 ◇ 制订你的发展计划 135 第四部分 关键跨越三:辅导他人 第14章 辅导他人,亟待提升 138 辅导员工的关键四步 140 新手管理者在辅导上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 143 小结 145 第15章 辅导的开始:如何投入时间 146 不给自己找借口 146 赢回自己的时间 148 坚持做重要的事 149 按照二八原则分配辅导精力 150 小结 153 第16章 明确目标,促进绩效达成 155 辅导目标要促进绩效提升 156 和员工达成共识 160 辅导目标要可评估、可实现 163 小结 164 第17章 信任、激发与赋能 166 打开员工的心防 166 给员工加满能量 170 赋能员工 175 小结 178 第18章 跟进与评价 180 把辅导当成一个项目来管理 180 保持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 183 正确的批评与表扬 185 小结 187 ◇ 制订你的发展计划 188 第五部分 成为管理者 第19章 管理者发展的全景图:五个阶段的关键跨越 190 管理自我 192 管理他人 195 管理管理者 196 管理职能/事业部 198 管理企业 200 补充能力和角色 201 关键跨越 202 小结 204 第20章 一生的修炼,更好的自己 205 至暗时刻 206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09 管理的馈赠 210 结语 213
  3. ¥69.00
    编辑严选
  1. 人才革新2本套: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机制创造人才【编辑严选】S
  2. 《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 “奇点系列”由《从0到1》《联盟》《创业维艰》《支付战争》4本书组成,是《人民日报》推荐给创业者的图书。 “奇点系列”向读者传达了来自美国*尖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是改变世界的商业哲学,可读性与实操性强,指导创业者们如何准备创业、如何创新、如何联盟人才、如何解决重组之难、如何打造独角兽公司等等。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的发动,中国的亿万民众必将迸发出巨大的动能,从“草根”创业者到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奇点系列”中汲取来自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以及企业管理思想。 《机制创造人才》 创新与人才已成为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新驱动力,如何激活个体价值创造动力,并且为个体价值实现提供赋能平台,是企业寻求新繁荣之道的核心命题。 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如何重新认知人、感知人、响应时代和人的新需求,进行机制创新和价值管理,为个体赋能,经营人,成就人? 本书给你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目录 《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雇佣关系——通过联盟重建信任与忠诚 联盟 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家庭 从开创型人才中获得价值 改造团队 第二章 任期制——设计渐进性承诺 通过诚实对话建立信任 三类任期 任期的组合 任期的广泛适用性 与员工建立长期关系 付诸实践:领英如何利用任期制 第三章 任期中的协调——协调员工与公司的目标和价值观 不同任期的协调 付诸实践:领英如何进行协调 进行对话:给管理者的建议 第四章 执行转变期计划 打造转变期框架的策略与技巧 进行对话:给管理者的建议 第五章 利用员工人脉获取情报——让世界为我所用 人脉情报是新信息的来源和过滤器 人脉情报会带来隐藏的数据、意外发现和机会 第六章 执行人脉情报计划 员工人脉的投资策略与技巧 付诸实践:领英如何利用人脉情报 进行对话:给管理者的建议 第七章 投资公司同事联络网——终身联盟的互惠关系 一切都与投资回报率有关 投资于同事联络网的四个原因 对同事联络网的三种投资水平 付诸实践:领英的公司同事联络网 第八章 发挥同事联络网的功效 建立同事联络网的策略与技巧 进行对话:给管理者的建议 结 论 附录A 联盟声明样本 附录B 目标协调练习:我们钦佩的人 附录C 学以致用 致 谢 注 释 《机制创造人才》 导读 1 第一篇 洞见篇 8 一、数字化转型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8 (一)人才管理需要认知与思维革命 9 1.数字化、大连接、人工智能的加速应用与人才的数字化管理思维 9 2.数字化生存力与人才管理新思维 12 (二)从线性思维到生态思维的人才管理认知十变 14 二、品质发展时代的人才领先战略 17 (一)人才多不等于有效,给予实现价值的机会 18 (二)持续人才领先,要有人才经营意识 20 (三)机制创新:组织变革和人才激活 24 三、组织变化的六大趋势 27 (一)生态战略思维与人才跨界融合 28 (二)平台化+分布式组织模式 31 (三)人才事业合伙化 33 (四)领导赋能化 35 (五)运营数字化 36 (六)要素社会化 36 四、华夏基石事业合伙制的32字主张 37 (一)价值主张产生的背景 38 (二)内涵解析 41 五、人才效能提升六大机制创新 54 (一)不确定性时代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变化 55 (二)数字经济带来的人的变化 56 (三)人是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58 (四)以人才效能为核心的机制创新 60 六、人力资源真正要变的是管理范式 68 (一)管理范式基于假设系统 69 (二)财富创造机制决定了管理范式 72 第二篇 方法篇 75 一、HR三支柱“中国化”后什么样 75 (一)HR三支柱间的冲突:健康大混序 76 (二)HR三支柱:“协同问题”的救世主 78 (三)中国企业HR三支柱模式 78 二、八大方法突破企业成长人才瓶颈 81 (一)商业模式的设计应包括人才的易获得性 82 (二)真正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83 (三)机制先于管理:人才是牵引出来的 84 (四)团队裂变先于组织裂变 85 (五)领导先于机制:人才是被唤起的 87 (六)训战结合:人才是选拔出来的 88 (七)组织拆分:人才是分出来的 89 (八)向外整合:合出来的人才 90 三、跳出考核看组织绩效提升 92 (一)绩效管理为何难:重识绩效管理 93 (二)绩效管理什么样:重构绩效管理思维 97 (三)绩效管理如何做,重建绩效管理体系 102 四、事业合伙人:用“资合”寻求“智合” 106 (一)用“资合”的法律结构表达“智合”的管理逻辑 106 (二)实现事业合伙人机制要完成七个转变 108 (三)事业合伙人机制一定要以共担为前提 109 (四)志同道合、合作与共享、资源与能力 110 (五)事业合伙人机制的十个注意事项 110 五、新生代员工怎么管 112 (一)重构管理认知,HR要具备五大新思维 112 (二)激活人才,全面认可激励的实践探索 114 六、人才经营是后阿米巴时代的经营基石 121 (一)阿米巴经营在中国 122 (二)企业为什么要引入阿米巴 123 (三)阿米巴经营与人才成功 126 (四)阿米巴经营人才的培养方式 129 (五)阿米巴经营的哲学与实学 131 (六)小结:阿米巴是先合后分 133 七、分钱是个技术活 134 (一)分配机制中核心问题与解决之道 134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把握两个关键点 136 (三)国际化企业分配文化与国内的差异 139 第三篇 研讨篇 140 一、对话:“冲上山头怎么分成果” 140 (一)经营衍生的管理命题 141 (二)知本论与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145 (三)《华为基本法》对人力资源的顶层设计与战略思考 147 (四)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150 二、组织变革下的干部队伍建设与干部管理 151 彭剑锋: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三要素 152 吴春波:华为干部管理的八大系统 156 郝照平:“四支队伍”推动航天事业由大到强 164 张建国:企业经营的根本在干部 168 孙波:干部是一种管理者角色 170 王伟:干部是追随者、引领者和HR 172 讨论一:拿职位还是角色来定义“干部” 174 讨论二:是激励为主还是适度制造紧张 175 讨论三:流程制度会不会限制人才脱颖而出 176 三、平台赋能性自主经营 177 李志华:后阿米巴时代的“六脉”精髓 178 邹轩:阿米巴的创新实践成就中梁地产 181 鞠宪钢:走出阿米巴的实践误区,创新发展中国阿米巴 183 彭剑锋:平台赋能型自主经营体:后工业化时代经营管理新范式 186
  3. ¥127.00
    编辑严选
  1. 第五项修炼+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决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编辑严选】S
  2. 《第五项修炼》 在《第五项修炼》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明确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以及如何通过五项修炼来打造有超强学习力的学习型组织,强调从事一项修炼就意味着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在这五项修炼中,*重要的一项修炼是系统思考,即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观察整体的修炼,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个人向内观、向外看的全新方法。一个组织能够拥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力和修炼方法。系统思考还需要开发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和自我*的修炼,才能发挥出潜力。 彼得•圣吉是少有的跨界人才,能够整合系统思考模式和跨界思维,不断丰富全球优秀公司的发展案例和战略总结,融合西方管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思想,同时长期关注中国企业的发展,强调企业在创新和试错中不断自我成长和进化的修炼。 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向和秩序是不断变化的,但系统思考可以提升我们对整体的认知,看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找到整个系统的关键影响力。从现实到未来,从实际到未来地践行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知行合一”。 一、关于五项修炼 1.自我*。从个人角度而言,自我*是指要有不断*自己能力的愿望,有热情和动力去好好学习。从安于现状到自我*的转变,就是我们要修炼的*项能力。 2.心智模式。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一些固定的想法、观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你和马云对于零售行业的心智模式就不一样。李笑来也说过,什么是笨呢,就是你每次采取相同的行动还期待取得不同的结果,那就是笨。人之所以每次采取相同的行动,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你想要精进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真正要改变的是你的心智模式,让自己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更合理。 3.共同愿景。从团队的角度而言,共同愿景指的是组织里的所有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能够心往一处使。所以,一个组织要建立学习热情,*步是让大家达成共识,有共同目标。 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探寻,是一个团队在长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4.团队学习。是指要让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够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彼此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让这个团队快速地学习和进步。 5.系统思考。这是一种从整体、全局出发的思考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局部的、简单的、单因果的思考方式。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系统,而且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第五项修炼,在某种意义上是前四项修炼的基础,系统思考的水平也决定了前四项修炼*终效果的高度。 《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 你是否有过,自我欺骗? 欺骗自己,也是不诚实吗? 你是否曾被自己的思考吓一跳? 原来,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习惯是如此扭曲、。 如果'是的',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你瞥见了! 看不到事实与本质, 并由于我们不懂逻辑或缺乏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而是受制于头脑中固有观念、思维模式的局限。 即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固有观念投射出的表象, 它们覆盖在事物的真相、本质之上。 本书讨论的正是,如何对头脑中固有观念保持觉察, 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从而它们的局限。 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 在了解到'自己'正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关键障碍之后, 你就走上了自己头脑里的观念的道路。 一边阅读,一边观察自己的内心, 真正的思考,即有意识的思考,就从此刻开始! 目录 《第五项修炼》 推荐序 宋志平 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永远在路上 // 7 秦朔 解决问题需要回到整体,回归根本 // 11 成甲 如何打造有超强能力的学习型组织 // 15 2009年扩充修订版中文版序 // 19 修订版序言 // 25 第一部分 我们的行动如何才能创造和改变现实 |第1章| 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五项修炼 // 003 从事一项修炼就意味着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 005 第五项修炼:个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 013 心灵的转变:学习的深层含义 // 014 如何实践 // 016 |第2章| 你的组织有学习障碍吗? // 020 障碍1 “我就是我的职位” // 021 障碍2 “对手在外部” // 022 障碍3 主动积极的幻觉 // 023 障碍4 执着于短期事件 // 024 障碍5 煮蛙寓言 // 026 障碍6 试错法的错觉 // 027 障碍7 管理团队的迷思 // 028 学习障碍与修炼 // 029 | 第3 章| 是系统的囚徒,还是我们自己思想的囚徒? // 031 消费生产和分销组织模拟实验:啤酒游戏 // 031 零售商 // 032 分销商 // 036 啤酒厂 // 041 系统结构影响行为模式 // 048 重新界定你的影响范围:如何改善在啤酒游戏中的表现 // 053 解决和改进问题取决于我们的思考方式 // 058 第二部分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 | 第4 章| 第五项修炼的法则 // 065 法则1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 // 065 法则2 你越使劲儿推,系统的反弹力越大 // 066 法则3 情况变糟之前会先变好 // 068 法则4 选择容易的办法往往会无功而返 // 069 法则5 疗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 // 069 法则6 快即是慢 // 070 法则7 因和果在时空中并不紧密相连 // 071 法则8 微小的变革可能产生很大的成果—但最有效的杠杆 常常最不易被发现 // 072 法则9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 // 074 法则10 把大象切成两半得不到两头小象 // 075 法则11 不去责怪 // 076 |第5章| 心灵的转变 // 077 重新看世界 // 077 观察因果循环// 083 正负反馈和延迟:系统思考的积木块 // 089 正反馈:发现微小变化是如何增长的 // 090 负反馈:发现稳定因素和抵制的来源 // 094 延迟:事情会发生的……等时候一到 // 099 |第6章| 把系统观点融入实践:掌握系统基本模式 // 103 基本模式1 增长极限 // 105 基本模式2 转移负担 // 114 |第7章| 是自我局限,还是自我持续地增长 // 125 当我们制造自己的“市场局限”时 // 125 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 135 第三部分 各项核心修炼:建设学习型组织 |第8章| 自我* // 141 学习型组织的精神 // 141 *和精通 // 143 “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 145 抵制的声音 // 147 自我*的修炼 // 148 自我*与第五项修炼 // 171 看清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 173 在组织中培养自我* // 176 | 第9 章| 心智模式 // 179 最好的想法为什么会失败? // 179 孵化新的商业世界观 // 183 在实践中进行心智模式的修炼 // 187 把学习实践制度化 // 191 工具和技能 // 192 心智模式的修炼 // 193 协调一致重要吗? // 205 心智模式与第五项修炼 // 207 | 第10 章| 共同愿景 // 209 共同的关怀 // 209 共同愿景为什么关系重大? // 211 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 // 215 愿景的推广:加入、顺从和投入 // 221 共同愿景与第五项修炼 // 229 | 第11 章| 团队学习 // 236 协同校正的智慧潜力 // 236 团队学习的修炼:让团队智商超过个人智商 // 241 学会如何“演练”:深度汇谈 // 264 团队学习与第五项修炼 // 271 第四部分 实践中的反思 | 导 读| | 第12 章| 反思型文化的基础 // 280 建立深度交流的反思型文化 // 280 人的成长 // 284 把组织看成生命系统 // 289 |第13章| 学习型文化的推动力 // 295 不同的变革方式 // 296 建设适应性组织 // 298 业绩与幸福感是动力来源 // 304 |第14章| 战略思考与8种应用策略 // 307 用战略眼光思考和行动 // 307 策略1 学习与工作的结合 // 311 策略2 从现有条件和人力出发 // 318 策略3 学会双向交流的文化能力 // 321 策略4 建立演练场 // 325 策略5 与核心业务联系起来 // 328 策略6 建设学习型社区 // 332 策略7 与“对手”协作 // 335 策略8 开发学习型基础设施 // 338 创造现实而非贴标签 // 341 |第15章| 领导的新工作 // 343 领导即设计师 // 347 领导即老师 // 356 领导即受托人 // 361 |第16章| 系统的公民 // 370 看清系统 // 372 实践系统 // 378 面向未来的教育 // 391 | 第17 章| 未来的前沿 // 393 发现并运用自然的模式 // 394 新型领导者 // 397 第五部分 总 结 | 第18 章| 不可分割的整体 // 409 | 附录1 | 各项学习修炼 // 413 | 附录2 | 系统基本模式 // 419 | 附录3 | U 型过程 // 433 | 注 释| // 437 |2006 年英文修订版致谢| // 463 | 译后记| 学习型组织不是“学习型组织” // 466 《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 导读3 自序4 目录7 思考习惯一:让思考慢下来,越慢越好13 一、请主动探索问题的整体13 二、你想停止自己的思想吗14 三、向内心感受学习16 四、紧紧抓住问题本身17 五、不断就问题进行提问20 六、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身上22 思考习惯二:思考要深挖一口井24 一、勿将向往和期望当作现实24 二、独立思考,不听从25 三、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了吗27 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29 五、行动才能带来的变化31 思考习惯三:随时指出:'这不是同一个问题'35 一、是谁在问这些问题35 二、重视问题本身36 三、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38 四、观察是随时随地的41 思考习惯四:探索问题,请从未知开始44 一、认识到局限就已局限44 二、远离思想,接近客观事物47 三、倾听是一种学习49 四、人的意识问题,与逻辑无关51 五、单纯地观察自己的思想53 思考习惯五:寻找答案,请向内看55 一、我们都是'笨皇太子'吗55 二、从自身建立竞争优势57 三、不断追问60 四、对问题负责63 思考习惯六:不要用概念思考66 一、不要迷失在语言和文字构成的名称中66 二、寻找和印证知识的对应物68 三、的行动产生于真实的感受71 四、探索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73 思考习惯七:认识自己的认识76 一、解决头脑中的认识76 二、被创造出来的问题78 三、挑战、批判自己,需要真正的勇气79 后记82
  3. ¥156.00
    编辑严选
  1. 冯唐成事心法 【编辑严选】S
  2. 热爱文艺的管理专家,是精通麦肯锡与曾国藩成事学的商业领袖,是医学博士出身的投资人。10年麦肯锡战略规划经验,5年华润医疗集团创始心得,5年中信资本投资管理启示——冯唐20年持续跨界成事经验,凝结成这本《冯唐成事心法》。 冯唐说:“我将自己二十年职业管理生涯中吃过的苦、踩过的雷、翻过的山、见识过的人,总结为‘冯唐成事心法’。” 以西方麦肯锡管理方法为经,以中国经典成事智慧为纬,融合冯唐20年职场亲身实践的经验,以冯唐独特观点+方法语录提炼+丰富运用场景+经验案例+实战方法为内容框架,助你在现实中修行,在工作中求法,在沟通中识人,在思考中升级。 写给每一个想干事、能干事、持续成大事的人。 目录 卷首语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第一章 知己:用好自己的天赋 如何管理自我 03 用好你的天赋 10 成大事无捷径 16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22 做一个真猛人 29 做自己熟悉的行业 34 掌控情绪 40 如何对待妒忌和贪婪 46 如何战胜自己,战胜逆境 52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59 有时候“不努力”是种正确战略 64 选择,不仅只是断舍离 70 摒弃“身心灵”,在现实中“修行” 75 以笨拙为本分,求仁得仁 80 怎么通过拯救睡眠实现人生逆袭 86 分清欲望和志向 94 如何应对年龄危机 99 第二章 知人:人人都该懂战略 人人都该懂战略 109 什么是终极领导力 116 你需要知道的职场沟通规范 124 带团队的四条铁律 131 如何制定团队激励政策 137 麦肯锡的信任公式 144 如何成为中层干部 152 CEO的工作是什么 159 高级领导的关键点 164 如何避免团队油腻的结构化 170 保持团队锐气的五条秘籍 175 怎样看待公司的规章制度 180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会开会 187 如何倾听不同的意见 195 要利用“庸众”的无知 201 变革管理:以不变应万变 206 如何在团队中用民主集中制达成共识 212 如何设计晋升机制 218 第三章 知世:成事者的自我修养 怎样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225 如何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 231 如何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心机 238 交友的标准 243 找合拍的人一起做事 247 女孩贵养是歪理 252 什么是能量管理 257 示弱的SHA伤力 266 职场中最重要的品质 272 做个老实人 278 成事者的自我修养 283 在有风骨的基础上持续成事 289 人要有个终极理想 292 创新管理的关键点 298 跳槽的秘籍 305 怎样在体制内成事 313 成事的标准是什么 318 第四章 知智慧:知可为,知不可为 大势不可为怎么办 325 为什么人是第一位的 331 多谈问题,少谈道理 335 用金字塔原则思考和表达 340 成事之人的七大特质 345 如何看待女性成事 353 建立长期互相滋养的关系 358 怎样看待运气 367 时时刻刻保持焦虑 371 在模糊中接近精确 377 如何成功转型 386 知可为,知不可为 393 人生如赌场,一言一行是赌注 399 如何累身不累心 403 头顶上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准则 408 结束语:成事到底为了什么 412
  3. ¥78.00
    编辑严选
  1. 组织成长3本套:组织诊断+重新想象组织+巴纳德组织理论【编辑严选】S
  2. 《组织诊断:六个盒子的理论与实践》 组织发展的六个盒子是当前很多国内先进企业争相应用的工具和方法,最有名的是阿里六个盒子,本书是**权威资源,是六个盒子理论的创始人**的一本著作。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从开放系统的视角,通过一个简明易懂的框架介绍了六个盒子的概念,以及每个盒子所包含的内容和要点;第2部分介绍了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组织诊断的延伸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概念。 六个盒子作为诊断工具,适用于绝大多数组织和团队,既可以对一家公司进行组织诊断,也可以对这家公司内的某个团队进行组织诊断。六个盒子不仅是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看待组织的一个理论框架,更是一个实践框架,将六个盒子运用于工作中,你将得心应手地开展组织诊断和组织发展工作。 《重新想象组织》 如果没有通过变革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企业无法拥有核心能力,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组织的自发演变趋势就会显得混乱不堪,使企业逐步走向消亡。 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学习新的能力,逐步进化,向组织自发衰亡的趋势说不,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积淀组织的核心能力,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成长之道,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书给你提供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 如果您想在管理学著作中寻找*体验,那么,切斯特·巴纳德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再适合不过了。初读此书的感觉是所有的字都认识,放在一起不知道他讲什么,一旦懂了一点他讲什么,就可能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引导着我们欲罢不能。 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由协作活动组成的,组织是一个类似'磁场'般的存在,这个认识了将组织视为人的集合体的定义。巴纳德深邃的思想可能源于,他与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有着密切的思想交流,以及他新泽西贝尔公总裁和众多社会机构领导人的经历。已存的所有理论思考不能满足他感知到的世界,于是他自己写书,造就一本传世之作,建立了社会学派,成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建立者。 本书内容围绕着巴纳德理论的核心概念展开: 章讨论巴纳德思想的持续价值,介绍其理论的美感和有用性。第2-4章详细解释个人、协作体系和组织三个基础概念,这是理论*基本的假设。第5章介绍能率这个思考分析问题的独特框架。第6-11章解读巴纳德的组织管理三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激励)和信息的交流问题,其中还含了对问题的探讨。2章单独介绍正式组织的问题。前面这12章构成了巴纳德组织理论的基础,即组织是什么,其构成要素是什么,相互有什么关联。3-14章的内容,相对来讲偏重于实践,讨论了决策和领导两个问题。5章是巴纳德对个人的基本假设。*后6章则是巴纳德对于读他这本书的建议,告诉我们带着怎样的视角、抛弃掉什么固有的假设才能理解他的思想。 目录 《组织诊断:六个盒子的理论与实践》 第1部分 组织诊断 引言 002 热身活动1 003 行动研究 004 热身活动2 10分钟的行动研究:简短的展示 005 行话(Jargon) 006 热身活动3 “行话”练习 008 寻找什么 009 确定边界 011 第1步 确定边界 012 输入/输出系统 013 第2步 输入/输出概览 014 正式和非正式系统 015 第3步 从哪里开始 016 接下来做什么 017 第4步 扫描“其他事物” 018 目的 019 第5步 诊断目的(第一部分) 021 第6步 诊断目的(第二部分) 023 结构 024 第7步 诊断结构(正式系统) 025 第8步 诊断结构(非正式系统) 029 第9步 诊断结构(伪矩阵) 031 关系 032 第10步 诊断关系 033 激励 038 第11步 诊断激励 039 领导方式 042 第12步 诊断领导方式 043 帮助机制 046 第13步 诊断帮助机制 047 整体性诊断:构建诊断概要 050 第14步 诊断性概要 051 进一步澄清 052 第15步 澄清 053 干预理论 054 第16步 诊断你对潜在干预措施的了解 055 权力―― 一个动态概念 057 第17步 诊断权力 058 预期和行动 059 第18步 行动 060 建立你自己的模型 061 第19步 建立你自己的模型 062 比较不同的组织 063 第20步 诊断性比较 064 后记:价值声明 065 参考文献 067 第2部分 组织诊断的阅读材料 第1章 行动研究 073 第2章 行话 076 第3章 边界、输入/输出系统、环境 085 第4章 “其他一切:扫描环境” 090 第5章 正式与非正式系统 096 第6章 目的――谁是客户 102 第7章 结构――再论矩阵 123 第8章 结构――前路迷茫 140 第9章 关系――诊断个体之间的冲突 154 第10章 关系――诊断团体之间的冲突 170 第11章 激励――最前沿 184 第12章 领导方式 188 第13章 帮助机制 192 第14章 干预 202 第15章 组织中的权力 206 第16章 组织间的对比 213 后记 233 《重新想象组织》 导读 2 目录 3 第一篇 洞见篇 6 一、未来的组织管理 6 (一)营销和创新工作者离开机器如何保障效率 7 (二)构建知识系统依赖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贡献 8 (三)企业的组织原则:社会心理一体化 9 (四)制度创新在于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 10 (五)将行政体系变成管理体系 11 二、组织变革的基点与主流范式 12 (一)组织变革要围绕四大维度展开 12 (二)消费者和人才需求变化倒逼组织变革 14 (三)三大技术变化改变组织模式 17 (四)传统组织体系的六大问题 20 (五)组织变革的“五个去”趋势 21 (六)未来组织的主要形态 24 (七)平台+分布式经营体+生态组织的48字管理方针 25 三、企业成长的组织机制:学习、数字、负熵 27 (一)学习 27 (二)数字 29 (三)负熵 30 四、组织进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分布式组织 31 (一)企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1 (二)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34 (三)从结构角度分析组织进化的起点:科层制 35 (四)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分布式 36 (五)分布式组织案例:《平原作战》 36 (六)如何巩固分布式组织结构 37 五、人与组织关系重构的驱动因素 38 (一)第一动因: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 39 (二)第二动因:社会需求基准不断提高 41 (三)未来最本质的问题——价值 42 六、人才梯队构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43 (一)人才梯队:组织的“腰” 43 (二)培育人才梯队的三个核心原则 44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三大要素 45 第二篇 方法篇 50 一、“人性想定”的管理塑造高能组织 50 (一)高能组织的“三高” 52 (二)基于人性的管理:高能组织的内核 56 (三)高能领导者:高能组织的力量源泉 59 二、做正确的事,形成组织能力 60 (一)沃尔玛、宜家、永辉超市如何“正确地做事” 60 (二)中小企业如何发育组织能力 61 (三)大企业组织能力重构 62 三、组织的价值是为业务赋能 64 (一)如何理顺业务和组织的关系 64 (二)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 65 想了解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组织化赋能。 65 四、围绕业务战略进行组织设计的三要素 68 (一)能力 68 (二)体系 69 (三)目标 70 五、以客户为导向打造平台化组织 71 (一)把员工当客户:重构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72 (二)活力与效率命题新解: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73 (三)平台化组织建设的主旨、内涵与挑战 75 (四)客户化导向下的平台化组织构建基本路径 78 六、班组:末端组织的进化升级之路 81 (一)工业时代的班组:技术驱动,科学管理 81 (二)信息时代的班组:组织运行再造之路 83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班组:价值创造“生命体”组织 84 第三篇 研讨篇 87 一、 未来的组织什么样 87 彭剑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组织变革 87 陆学彬:企业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 92 单 敏:新组织范式中的核心要素 94 孙 波:找到人与组织关系变化的本质,才能准确预测未来 96 讨论一 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人 97 讨论二 回到组织的本质定义未来组织 99 讨论三 以“客户价值”颠覆“科”,用“流程化”颠覆“层” 100 二、 重新定义组织 101 尚艳玲: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对未来组织的想象力 102 李冰权:游戏变了,不能沿用旧规则 103 孙 波:组织新功能——把单点的效率连接成有内涵的故事 104 陈 闯:组织能力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105 彭剑锋:重新想象和定义组织 108 讨论一 如何跨越过去,展望未来 118 讨论二 从未来定义现在:大胆想象,探索求证 121 三、组织能力建设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 123 夏惊鸣:组织能力建设要抓住四个“构件”,躲开三大暗礁 123 葛 晶:组织能力建设最见功力的是顶层设计 129 胡向华:组织能力建设需要强化业务视角 131 李志华:通过人与组织的关系建设组织能力 132 苗兆光:组织能力的本质是战略核心竞争力 134 四、人工智能时代组织如何应变 137 邢 雷:人工智能终将影响组织的未来 138 孙 波:分工仍是基础理论,但组织内容或将大变 139 施 炜:组织新命题:未来大量知识性工作或将由机器人完成 140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组织 142 施 炜:未来 “高能量个体”的合作型组织 146 张小峰:量子时代的组织观——组织的八个“生命体特征” 148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管理体系 150 第四篇 案例篇 161 一、华为:向组织的自发趋势说不 161 (一)企业自发演变的趋势之一:偏离“以客户为中心” 161 (二)企业自发趋势之二:分散企业战略焦点的多元化扩张冲动 162 (三)企业自发趋势之三:奋斗精神减退的懈怠趋势 164 (四)企业自发趋势之四:“利出多孔”纪律松散的趋势 164 二、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未来 165 (一)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核心特点 167 (二)小组制“爆裂”导致的组织变革 170 三、小米组织变革:积聚人,整合人 172 (一)小米新组织结构的四条信息 173 (二)小米满足人才需求的三种方法 174 (三)小米组织变革的中心工作是“整合” 175 四、业务开创的最佳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前世今生 179 (一)认识事业部,事业部制的特点与分类 179 (二)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 181 (三)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创制看事业部的原理 182 (四)事业部制是培育新业务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185 (五)案例:新业务管控之道,美的事业部的最佳实践 186 《巴纳德组织理论研读》 序 2 第1章为什么还是巴纳德? 3 第2章个人 6 第3章协作体系 12 第4章组织 22 第5章能率 27 第6章共同的目标 33 第8章协作的意愿 42 第9章诱因(激励) 45 第10章 53 第11章信息的交流 62 第12章正式组织 68 第13章决策的战略因素 72 第14章领导 80 第15章自由意志 92 第16章如何理解巴纳德? 96 后记 101
  3. ¥251.00
    编辑严选